網友深扒控訴某院士與某杰青多篇論文涉嫌學術不端! 2023年11月21日 下午2:24 ? 頭條, 百家, 話題 ? 閱讀 16 來源?|?Pubpeer、Scientist Press、知乎、新浪微博、中國新聞周刊、谷粉學術 隨著中山二院(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即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乳腺外科一位導師的團隊中多名學生患癌事件,幾經發酵,越來越多的網友關注到了此事。于是乎,網友開始深挖涉事團隊。 而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小天才在中學時代,就已經發表了3篇SCI的勵志壯舉。根據網友爆料,2017年,宋院士的兒子還在廣東省實驗中學,就鋒芒畢露地發了首篇1區的論文,貢獻包括:實驗設計、數據收集、數據分析、論文撰寫及回復。比較值得一提的是,這篇論文作者中出現的ShiCheng Su就是蘇杰青(綠色框處),所在醫院和學術領域都能對應得上。 同年小朋友另一篇3區的論文,單位依然是廣東省實驗中學,貢獻了樣本收集。 2018年,又搞了篇2區的論文,單位不變。 同齡人都還在發校報,發廣播站,發故事會,而身為院士兒子的他卻在中學發SCI,可謂是“虎父無犬子”,這學術水平妥妥的。 另據網友爆料,這位小天才在廣東實驗高中讀的是一個特殊的班級,班上家長不乏廣州學界顯赫人物,這些學生高中就參與嚴肅“科研”活動。 然后小天才順理成章地考上了院士父親醫院的研究生,專業是乳腺外科,導師蘇杰青。 以下是網友梳理宋和蘇的關系: 除此以外,還有網友發現宋院士以及他團隊成員論文涉嫌學術不端的線索。這些論文發表時間的跨度超過15年,雖然不能由此認為宋院士以及其團隊成員系統性違反學術規范,但其顯示,宋院士及其團隊成員在管理其研究和團隊的過程中存在著重大過失。 以這篇let-7 Regulates ……發表在Cell?上的論文為例,有學者發現實驗圖片存在重復使用的嫌疑,并在pubpeer上對作者表達疑問。 在圖1D中,SK-3rd Day 5的球體與SKBR3 Day 20的球體非常相似。 圖1D中出乎意料的類似情況。 圖 1 中重復的面板 以下是科學人Scientist搜集的信息: 宋院士是第一作者,發表于2003年07月01日。論文發表后被指出:“圖 3b 中的兩個圖高度一致。”作者(們)隨后發表了更正聲明,承認使用了錯誤的圖片,但以“年代久遠,不能找到原始數據為由”,沒有提供“正確”的圖片版本。 宋院士為通訊作者,發表于2007年12月14日。論文發表后被指出:“圖 1d 中的兩幅圖片高度相似。”作者以及期刊尚未對上述圖片提供訂正,期刊也尚未對上述問題提出關注。 宋院士為通訊作者,發表于2010年12月20日。論文發表后被指出:“圖 2a 中的兩個散點圖高度相似。”作者以及期刊尚未對上述圖片提供訂正,期刊也尚未對上述問題提出關注。 宋院士為通訊作者,發表于2011年11月14日。論文發表后被指出:“圖 4d 中的兩個散點圖高度相似。”作者尚未對上述圖片提供訂正,但期刊對上述問題提出關注,并提醒讀者注意。 宋院士為通訊作者,發表于2011年04月12日。論文發表后被指出:“圖 3d 和 3e 中的多張圖片高度相似。”作者以及期刊尚未對上述圖片提供訂正,期刊也尚未對上述問題提出關注。 宋院士為第 8 作者(非通訊作者),發表于2013年04月19日。論文發表后被指出:“圖 3a 中的兩張圖片的部分區域高度相似。”作者以及期刊尚未對上述圖片提供訂正,期刊也尚未對上述問題提出關注。 宋院士為第 14 作者(非通訊作者),發表于2019年09月1日。論文發表后被指出:“正文圖 1d,以及補充材料圖 6c 中的多張圖片的部分區域高度相似。”作者在PubPeer對圖片使用錯誤做出了說明,并表示向期刊提交訂正。此外,有PubPeer用戶跟帖表示,期刊發表了關注。但 5GH Foundation 團隊尚未在期刊的網站上搜索到訂正以及期刊的關注。 宋院士為通訊作者,發表于2019年08月20日。論文發表后被指出:“圖 2a,圖 2b,圖 4a,圖 5a,圖 5b,圖 6e 存在多處復制現象,以及細胞系使用不當等問題。”隨后,期刊發表了關注,同意了作者對圖片的訂正,但對細胞系使用不當的問題依舊持負面態度,但沒有采取撤稿措施。 捂嘴比正式調查來得更早一些,踢人比深追病源來得更果斷一些。 以下分享來自微博網友的漫畫《我有一個好爸爸》。 原創文章,作者:科研小搬磚,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1/21/462db311e7/ 生化環材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Science主編開懟特朗普:幾個月造出疫苗?拜托,請尊重科學 2023年11月7日 強強聯手!2020年斯坦福大學鮑哲南、崔屹共同做了這些工作! 2023年10月24日 國家杰青 | 資助率從20多年前高于20%,下降到2018年的不到7% 2023年11月8日 ?清華王訓AM:簡單預熱-熱解策略,助力Fe-N/炭黑中實現出色的ORR活性 2023年11月1日 周偉家教授EES:CuNi NPs/CF電催化NIRR,助力Zn-硝酸鹽電池 2023年10月5日 中科大朱永春Small:SACs與氧化還原介質協同催化改善Li-O2電池性能 2023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