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次遭投毒!清華鉈中毒案受害者朱令現狀:今年查出腦瘤,父母不得不做最壞打算…… 2023年11月27日 下午12:03 ? 頭條, 百家, 話題 ? 閱讀 57 來源?|?新浪微博、記錄和傳播 近日,一則#清華鉈中毒案受害者朱令現狀#沖上熱搜,11月24日,朱令在病床上迎來50歲生日。鉈中毒后,朱令今年又查出腦瘤,病情危重,她的父母不得不做最壞打算。 ?#50歲朱令現狀#11月24日,朱令在病床上迎來50歲生日。鉈中毒后,今年11月18日,朱令腦瘤發作,顱壓過高,瞳孔放大,高燒至39度,陷入重度昏迷。對于此案,朱令父親坦言“已經放下”,“我們不在了,社會也不會拋棄她。” 【#朱令父親坦言已經放下朱令案#】#清華鉈中毒案受害者朱令現狀#?朱令父親接受采訪,在談及朱令鉈中毒案時表示,對這個案件已經放下了,這個結果已經很好了,當年的案件已經查得很清楚了。 11月24日,朱令過了她的50歲生日! 朱令鉈中毒案回顧: 1994年,21歲的朱令就讀于清華大學化學系,成績優異多才多藝,是同學們口中那個“如此完美優秀的人”。正所謂風華正茂,大好前程,未來也必將是國之棟梁。 然而,一場蓄謀已久的殘害,讓朱令的命運一落千丈。她原本如此燦爛的生命,竟然屢次與死神擦肩而過,最終落下終身殘疾,雙目近乎失明,智力受損到只有六七歲的水平。 當時所有認識她的人,無不為之痛心和惋惜。 29年過去了;當年那個青春活力的少女,如今過得怎么樣了? 01、“清華最完美女生”突然得怪病 1973年11月出生的朱令,家境殷實。父親吳承之和母親朱明新都是高級知識分子,有著非常體面的工作。朱令還有一個姐姐,跟隨父親姓氏,取名吳今。姐妹兩人從小就是學霸,是妥妥地“別人家的孩子”。 朱令從小就天資聰穎,學習和運動并駕齊驅、才藝和創意更是金光閃閃。13歲小學畢業,進入創建于1871年的北京市匯文中學,和梁思成、鄧力群等人是校友。 (朱令一家四口) 朱令初三那年,正讀北大的姐姐突然意外身亡。這雖然對朱令打擊很大,但她依然非常堅強,努力考上了清華大學化學系的“物理化學和儀器分析專業”,她當年所在的“物化2班”是清華化學系92級唯一的本科班。 生活中似乎總有一些人能被上天特別優待,到哪里都能成為佼佼者,自帶光環。朱令便是這樣的人。 她學習成績優異,除了專業科目,英語和德語也很好。同時又非常會彈鋼琴,遇到古琴后,更是一路開掛,到后來水平和古琴老師不相上下,因此被破格免除古琴的學費。 不僅如此,朱令進入清華學生樂團民樂隊,又迅速學會其他兩種樂器,成為樂隊不可或缺的骨干。 兼顧才藝的同時,朱令的運動也沒落下,英語、德語都很好,還被評選為北京市游泳二級運動員。 也因此,當年的大學同學評價朱令,“她的美是由外到內的,去全方位的,迄今為止,還未曾見過如此完美優秀的人。” 然而,令所有人意外的是,如此光鮮奪目的國之棟梁,竟然中了非常罕見的“鉈毒”,生命開始走下坡路,又迅速跌入谷底。 1994年11月24日,父親吳承之陪朱令過生日,朱令突然“肚子痛”,然后腹、腰、四肢關節都在痛,同時大量掉頭發。 父親見狀,立刻將朱令送往醫院,但遲遲沒有確診。 慢慢地,朱令開始說話顛三倒四,神志不清,視物旋轉,模糊,雙眼不自主上翻,持續掉發。接受氣管切開手術,并做了氣胸手術。 1995年3月25日,朱令突然吸氧不穩定,幸虧父親吳承之在旁陪護及時發現,才與死神擦肩而過。第二天就立刻轉入重癥監護室,接上呼吸機,按照急性散播性腦脊椎炎治療。 但效果甚微,兩天以后,朱令陷入長達5個月的深度昏迷癥狀。 在此期間,關于朱令的病情始終無法確診。求助于互聯網之后,被一位美國的前海軍醫生診斷為“鉈中毒”。同時,北京職業病防治所的陳震陽醫生也得出了相同的結論。 確診后的化驗單讓所有人震驚了,朱令的各項鉈指標都超出正常值千百倍,已經嚴重危及生命。 (圖表來自陳震陽教授的論文《罕見的1例嚴重鉈中毒情況介紹》) 那么,如此大劑量的鉈鹽如何進入到朱令體內?不是誤服,也不是自殺,那就只有一種可能,有人故意投毒。 到底是誰,又是什么原因,要對朱令下如此狠手呢? 02、真相之路撲朔迷離 1995年4月28日,朱令父母向清華派出所報案。5月7日,北京市公安局14處和清華大學派出所正式立案偵查。 就在報案和立案的這幾天,朱令的宿舍發生了莫名其妙的失竊案,她的一些個人物品不翼而飛。經過各方人員調查,很有可能是宿舍內部人員作案,偽造成外人入室盜竊的現場。 為什么報案后沒有立刻封鎖宿舍?為什么偏偏是朱令的個人物品被盜?難道這些物品上沾有鉈鹽?伴隨著這一連串的疑問,開始了疑難重重的偵查。 朱令雖然生活在校園中,課外活動非常豐富,但她個人的交際圈相對簡單。綜合考慮,兇手的動機無非就四種:嫉妒、情殺、競爭關系、社交矛盾。 公安機關從朱令身邊的關系網絡開始,北京公安局當時的公告是這樣寫的:“在1995年接到清華大學保衛部報案后迅速開展工作,認定有投毒犯罪事實發生,依法立案偵查,組成專家組開展偵查工作并深入調查走訪了130余名相關人員,并對北京市經營、使用鉈鹽的全部100余家單位開展工作。” 很明顯,公安機關的偵破方向是,查找朱令身邊最有可能接觸到鉈鹽的人。圍繞這個線索,在一系列的調查后,鎖定嫌疑人為孫維。 (紅衣為孫維,藍衣墨鏡為朱令,大約拍于大一旅游期間) 孫維和朱令當時都住在114宿舍,都住在上鋪,同為民樂隊的成員。更巧合的是,孫維當時在參加一個研究項目,有機會接觸到鉈鹽。這些線索的相交,孫維成了最大嫌疑人,但并非唯一嫌疑人。 在查找孫維作案動機的過程中,才慢慢發現孫維的父親和朱令的父親都曾在國家地震局工作,但因不在同一個部門,并未有交集,這個線索也就不了了之。 讓人迷惑的是,對孫維的調查似乎異常艱難,不排除作案嫌疑,又找不到作案證據。 1995年10月,距離立案已經半年,警方對朱令家人說的是:“一層窗戶紙,一捅就破”。清華大學派出所所長也表示,已經確定了嫌疑人。 但是,在這兩句交代之后,再無下文。案件的調查似乎被凍結,朱令一家人開始漫長地等待,一直持續了一年多。 直到1997年3月,吳承之給北京公安局寫了一封信,因朱令的同學們即將畢業,希望能抓緊偵破。 于是,朱令案又開始有新的行動。在經過兩年的沉寂后,嫌疑人只剩下了孫維。1997年4月2日,公安局傳喚孫維了解情況,8個小時候的連續突審后,又被家人帶回,之后再也沒有找她。 案件又進一步進入僵局,中間朱令一家和孫維一家多次直接或間接交鋒,各執一詞,孫維堅持要自證清白。 然而,最終因為一沒直接證據,二沒口供,這個案件又被擱置。公安部辦公廳對于該案件的專門回復: “……由于事發兩個月后才報案,證據已經滅失,案件終未偵破。對此,朱令令的家長多次致信中央領導和有關部門,中央和有關部門領導同志均對此作出批示,要求加強辦案力量,盡快辦結此案。1997年10月23日……會議認為,公安機關前期做了大量工作,鑒于直接證據不足,案件繼續偵查難度大……1998年1月,市公安局將此案辦理情況逐級上報……經批準,1998年8月25日,市局文保處結辦此案,并妥善答復了當事人家屬。” 至此,案件偵破階段結束。歷經1200多天,換來的竟然是真相的石沉大海。每次朱令家人問及案件,均被回復:正在調查中。 (朱令案的時間線) 如今,兇手仍在逍遙法外。過去的29年,不斷有人要求重審此案,網絡上各種關于案件的猜測和探討,從未停息。 但又一次次抱憾而終,留下那些無法安放的憤恨,隨著時間的流逝,在朱令一家心底堆砌成一塊沉重的石頭。 03、真正的勇敢是在苦難中的不妥協 1994年至2023年,朱令和父母度過了我們無法想象的29年,他們所經歷的人生的滄桑,超出我們每個人的想象。 多年來,朱令的生活基本上是以每天半個小時的針灸開始,然后在醫生的輔助下,進行康復訓練和治療。同時,還有大夫專門來教授唐詩宋詞,朱令學習得還不錯。 然后,父母再幫助朱令利用儀器進行一些訓練和按摩。擔心朱令吃飯不消化,母親會為她做足底按摩。 朱令喜歡吃美食,母親為了給女兒解饞,就會先給她吃一些降血糖的藥物,再讓她享用美食。 用父親吳承之的話說,”挺忙的“。確實,晚上朱令經常整夜睡不著,睜大眼睛,呼吸沉重。 父母為了避免朱令氧氣沒戴好、被口水嗆到或者有痰卡住,他們會輪流為朱令翻身,每晚照顧起夜至少一次。 可以說,這29年,朱令的父母沒有睡過一個囫圇覺。 根據李佳佳在《朱令的四十五年》中的記錄,在2011年,由于肺部感染,朱令的氣管在喉嚨處被切開,之后六、七年一直未能縫合。在這之前,她已經多次經歷肺炎感染,又先后患上了糖尿病、腹部腫瘤、呼吸功能衰竭。 朱令一次次被宣布病危,卻一次次頑強地挺了過來,這些驚險的與死神的博弈,讓朱令的父母更加看到生命的脆弱和堅強。他們只有一個最樸素的愿望:希望女兒能少遭點罪。 29年過去,盡管50歲的朱令依然如同孩童心智,但他們一家始終互相陪伴,互為支撐,共同的目標讓全家人擰成一股繩,在苦難中從不妥協,依舊樂觀地活著。 朱令每年生日,父母都會為她準備一塊無糖蛋糕,圍坐在病房里,一起慶祝;時光的流逝毫不留情,無論昨天有多么深切的悲哀,都要過好每一個今天。 朱令的生命,如她自己翻譯的《大麥歌》中所言:“我生亦柔弱,日夜逝如此。直把千古愁,化作臨風曲。” 是的,無論晝夜多長,都要堅強而柔韌地面對。哪怕悲哀如影隨形,依然可以變為歌唱。 愿你我熬過苦難,依然努力生活。 但是,過去的事,都過去了嗎? 原創文章,作者:科研小搬磚,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1/27/0e752cdb89/ 生化環材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崔屹/鮑哲南Nature Energy:冷凍電鏡再立奇功! 2023年10月16日 北大實力名不虛傳!今年這個領域發完AM、AM子刊,再發Matter 2023年10月24日 高校青年教師,正在跌入中國“社會底層”! 2023年5月8日 漢陽大學AEM: 具有高倍率和穩定負極/固體電解質界面的全固態電池 2023年10月23日 美女學霸用“豬鼻子”圈住兩篇SCI,保研浙大!網友:我連熱搜都沒看懂 2023年10月30日 ?電池頂刊集錦:潘鋒、楊勇、林志群、顏清宇、余彥、何偉東、原長洲、宮勇吉等最新成果 2023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