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婦女報、 科研大匠
11月22日
2023年兩院院士增選結果正式揭曉
45歲的顏寧新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11月23日上午
在女科學家論壇交流環節上
剛剛當選中科院院士的顏寧
回應了當選中科院院士一事
她說:
“我說這些‘帽子’什么,
其實它不能改變你這個人,
不(能)改變你是誰。
不會說因為有這個(‘帽子’)你就更優秀,
或者怎么樣。”
“作為一個科研工作者,
我想我們追求的都是,
在科學史上我留下了什么,
為這個社會我做了什么。
所以你從這個初心出發,
你就會想,一直要aim high(追求高目標)。”
顏寧表示。
被問到如何平衡管理、科研與生活時
顏寧說:
“抓大放小,
我現在基本上不去參加一些飯局,
時間壓縮得非常厲害。” ?
提到微信,她表示:
“現在我對微信又愛又恨,
它把工作和生活完全融合在一起,
有時候覺得好累,但確實又很便捷。”
顏寧還提到,
“每周會盡量(抽出)跟實驗室
面對面、詳細交流的時間。”
公開資料顯示,顏寧生于1977年11月,1996年考入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2000年獲學士學位,同年9月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學習,2004年12月獲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
據清華大學官網報道,攻讀博士期間,顏寧主要運用結構生物學、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學手段研究腫瘤發生和細胞凋亡的分子調控機制,由于對線蟲及果蠅細胞凋亡通路工作機理的杰出研究成果,獲得2005年由Science雜志和GEHealthcare評選的“青年科學家獎”(北美地區)。該獎項專門用來獎勵每年最優秀的生命科學博士畢業論文,在全球范圍內每年只有5人入選。
2007年,年僅30歲的顏寧任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成為“清華最年輕教授”。在清華大學任教十年,她的科研成果兩次入選《科學》評出的年度十大進展,本人還因在蛋白質結構方面的突出貢獻而入選《自然》雜志評出的“中國科學之星”。
2017年,顏寧受聘普林斯頓大學,成為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首位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
2022年11月1日,在2022深圳全球創新人才論壇上,顏寧又一次做出了重要的決定:辭去普林斯頓大學教職,全職回國,到深圳創立醫學科學院。12月10日,深圳醫學科學院(籌)揭牌,顏寧擔任深圳醫學科學院(籌)院長。
2023年11月21日,由顏寧擔任創始院長的深圳醫學科學院在深圳市光明云谷國際會議中心成立。顏寧在致辭中表示,深圳醫學科學院將以探索鼓勵源頭創新的新機制、引進與培養高水平人才為重要使命,堅持健康優先、專注前沿、共建共享、先行先試的原則,打造生物醫藥的東方大灣區。
原創文章,作者:科研小搬磚,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1/28/c1f0e0c6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