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那些起跑嚴重落后、后程全力拼搏的人,很可能會有大出息 2023年11月30日 上午10:13 ? 頭條, 百家, 話題 ? 閱讀 17 來源?|?長安街知事、募格學術 “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很多人將這句話奉為圭臬,但也有人因此患上了教育的“焦慮癥”,家長們擔心自己的孩子一開始就落后別人一大截,孩子們擔心自己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但,孩子一開始便比不上同齡人,就是“輸”嗎? 即使“輸”在了起跑線上,就算“輸”了人生嗎? “最小的博士生年僅19歲!”近日,西湖大學2023級博士生開學典禮集聚公眾的焦點,引發網友熱議。 有博士新生表示,自己申請了兩次才申請成功了,“對,一定要來!” 作為一所炙手可熱的新型高等學校,西湖大學堅持高起點、小而精、研究型辦學,吸引了世界范圍內一大批頂尖學術人才。 而這所大學的現任校長——施一公先生,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曾任清華大學副校長。 施一公先生的《自我突圍:向理想前行》中對“不要輸在起跑線上”這個問題發表了自己的想法: 即便是百米賽跑,起跑領先的選手也常常在中途和沖刺階段被對手超越; ? 至于馬拉松比賽,決定勝負的是30公里后體力到達極限之后的策略和堅持; ? 而對于人生這場充滿無窮變量的“超長馬拉松”,“起跑線”的影響更不是決定性的。 在比賽中,起跑瞬間固然重要,但最終決定成敗的,是能否率先撞線。 他引自己實驗室中一位博士后的經歷作為例證: 柴繼杰,高考成績很一般,大學畢業后又去了一家造紙廠當技術員。 ? 但是柴繼杰并未服從命運安排,他在工作之余刻苦努力,相繼考上碩士研究生與博士項目,后來進入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從事博士后研究。 ? 在被施一公先生錄用后,經過五年奮斗,他成為施一公先生實驗室最優秀的成員之一。后來成為清華大學長聘教授,2017年成為首位來自中國大陸的德國洪堡講席教授。 當年,施一公先生正在招聘博士后,柴繼杰的簡歷在70多位申請人中并未名列前茅,甚至排在后半段。 在談及聘用他的原因時,施一公說:“我非常看重他從造紙廠技術員到生物物理研究所博士后這段異乎尋常的奮斗史。在我看來,這樣起跑嚴重落后、后程全力拼搏的人很可能會有大出息。” 圖源:新華社 用今天的標準看,這樣的人生,并沒有贏在馬拉松的起跑線上,甚至在比賽中途他也依然落后別人一大截,但他卻比許多孩子走得更穩、更遠。 可以說,他的人生,極致地演繹了“后半程起決定作用”這樣的常見現象。 任何時代,都有鮮衣怒馬的少年得志之人,也有博觀約取、厚積薄發的踽踽負重者。 其實人生,本就不是一場馬拉松,更不是任何比賽,而是時時刻刻的體驗。 對于人生是否成功的判定,有社會公認的標準,更應當有自己的定義。 與其說“不要輸在起跑線上”,不如沉下心思考:我期待的終點在何方。 與其困于“輸在起跑線上”的焦慮圈子,不如選擇去挖掘自我的驅動力,聆聽施一公先生這些名士大家的思辨之言,探索古來圣賢學者的經驗之談,學習蘊含在書中的智慧與真諦…… 原創文章,作者:科研小搬磚,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1/30/149f6fb206/ 生化環材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清華大學吳乾元/楊誠/胡洪營團隊Nature子刊:納米尖端水力學殺菌機制助力綠色高效水消毒 2023年11月29日 給導師送50萬,可以保送博士畢業嗎? 2023年12月21日 ?楊培東Nano Letters:揭示IrFeCoNiCu高熵合金在酸性OER下的結構演變 2023年10月2日 重磅!送你選刊法寶!能源領域各大頂級期刊及研究方向引文分析 2023年10月11日 蔣華良、馬建章2位院士逝世,三天痛失9位院士! 2023年10月13日 從三本復讀生成長為世界名校博士的人生歷程——我信命,但不認命! 2023年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