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此,中國石油大學魯效慶和魏淑賢等人以常規的鐵卟啉(Fe-N4-卟啉)為探針,將S原子引入N配位(Fe-N2S2-卟啉)對活性位點進行適當的電子結構優化。由于費米能級周圍的額外軌道和豐富的Fe dz2 被S取代后的軌道占據,N、S配位可以有效地調整SAC,從而促進CO2RR過程中的中間體質子化。

原創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1/30/602809200a/
原創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1/30/60280920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