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 Catal. B: 晶格氧參與可控電化學誘導的晶相-非晶相以提高電催化OER性能 2023年11月30日 下午5:16 ? T, 頭條, 百家, 頂刊 ? 閱讀 10 用于水分解OER反應的晶態–非晶態相的發展并沒有取得重大進展,其潛在催化機制仍未被明確闡釋。基于此,南京工業大學邵宗平團隊基于在析氧反應(OER)后高價立方鈣鈦礦可以保持結晶形,而Ruddlesden-Popper(RP)鈣鈦礦傾向于變成無定形,通過電化學誘導在雜化La0.33SrCo0.5Fe0.5Ox(H-LSCF) 納米纖維中構建晶態–非晶態相作為OER電催化劑。La0.33SrCo0.5Fe0.5Ox納米纖維觸發了一種特殊的晶格–氧激活機制,能夠表現出優異的 OER 性能。 作者通過靜電紡絲法合成了立方鈣鈦礦SrCo 0.5Fe 0.5O3- δ (SCF) 納米纖維,向SCF的A位引入部分La3+離子RP型的LaSrCo0.5Fe 0.5O4-δ(LSCF)。通過控制摻入La3+離子的量就能很好地調節電極中晶相–非晶相的含量。La0.33SrCo0.5Fe0.5Ox(H-LSCF) 納米纖維具有更好的固液接觸、更高的電子傳輸能力和更大的電化學活性面積。 La0.33SrCo0.5Fe0.5Ox(H-LSCF) 納米纖維大部分為立方鈣鈦礦和小部分的RP型鈣鈦礦構成,在OER反應后分別會保持晶體結構和趨于無定型。這種OER誘導的晶態–非晶態組合結構表現出優異的OER活性和穩定性。在0.1 M和1 M KOH溶液中,電流密度為10 mA cm-2時,過電位分別為260 mV和240 mV,并且穩定時間分別為80 h和60 h。為可持續能源系統中電化學誘導晶態–非晶態的設計提供了啟示。 Exceptionallattice-oxygen participation on artificially controllableelectrochemistry-induced crystalline-amorphous phase to boost oxygen-evolvingperformance.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2021, DOI: 10.1016/j.apcatb.2021.120484. https://doi.org/10.1016/j.apcatb.2021.120484 原創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1/30/6094dd52d6/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王毅/宋樹芹AEM:高效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的Fe-N4位點的電子增強工程:Pt表面定制的電場-熱場 2023年10月10日 圣光機大學Small Methods: 遷移學習+輪廓檢測進行手繪圖的逆向材料搜索 2023年10月13日 高熵+機器學習,今日重磅Science! 2022年10月7日 北化工馮俊婷Angew.:碳負制氫策略!CO2選擇性捕集制氫 2023年10月12日 歷時一年零一個月!浙大最新Nature Catalysis! 2024年3月18日 哈爾濱工業大學,重磅Science! 2023年1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