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委新政:面青地項目,科普成果列入項目成果! 2023年12月1日 上午11:59 ? 培訓, 頭條, 百家 ? 閱讀 37 來源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等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關于新時代加強科學普及工作的意見 科學普及(以下簡稱科普)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科普高質量發展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必然要求,是科學基金工作的重要內容,是作為國家重要科學資助機構必須履行的社會責任。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高度重視發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下簡稱科學基金)獨特優勢,推動基礎研究的科普工作,在支持科研人員普及基礎研究前沿科學知識、宣介科學基金資助政策和優秀成果、弘揚科學精神與科學家精神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加大統籌力度、完善激勵機制、強化內容建設、豐富傳播手段、密切協作聯動等方面還有待加強和完善。為全面加強科學基金科普工作,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的工作部署,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對標新時代新征程對科普工作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結合自然科學基金委工作實際,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特別是關于科普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牢牢把握“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戰略定位,以讓基礎研究走進社會、讓社會理解基礎研究為主題,以科學基金資助創新項目資源科普化為主線,堅持大科普理念,面向科技界、面向青少年、面向社會,聚集各方力量,統籌普及基礎研究前沿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宣傳科學基金政策,加強科學基金科普能力建設,為大力營造有利于科學發展和提升全民科學素質的社會氛圍,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支撐。 (二)工作原則。 1.堅持黨的領導。強化政治引領,自覺立足于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總體部署,深刻認識科學基金科普工作對于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重要支撐作用,堅持把黨的全面領導貫穿到科學基金科普工作的全過程。 2.強化政策引領。體現科學基金作為基礎研究資助主渠道的獨特優勢,挖掘科學基金項目蘊含的寶貴科普資源,完善項目支持、平臺扶持、獎勵加持等管理機制,發揮好政策的價值驅動和激勵牽引作用,進一步激發科技界開展科普工作的內生動力。 3.注重內容建設。充分調動科研人員和依托單位的積極性,以科學基金資助成果和創新故事為抓手,廣泛宣傳科學基金項目實施中產生的前沿知識、創新思想、科學方法、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以身邊人身邊事增強科學基金故事的鮮活感和時代感。 4.提升傳播效能。把握融媒體傳播的特點,采用與傳播內容相適宜的宣傳載體和傳播渠道,提升受眾的滿意度。堅持用好傳統媒體深度解讀,打造科學基金科普精品。及時跟蹤適應時代需求的傳播方式,不斷豐富傳播手段。實現可交互智能評價,及時掌握傳播效果,不斷優化傳播矩陣。 5.保障科技安全。做好保密審查,增強科普領域風險防控意識,強化科普輿論陣地建設和監管。加強科技倫理的宣傳、普及和教育,對存在公眾認知差異、可能帶來科技倫理挑戰的科研活動,依托單位和科研人員應主動引導公眾科學對待、不斷推動科技向善。 二、多措并舉,加強科學基金科普能力建設 (三)加強項目支持。 一是分類實施科普引導政策。針對重大項目、重大研究計劃、創新研究群體項目、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和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等資助強度較大的項目類型,應當圍繞項目實施開展科普工作。針對面上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和地區科學基金項目等資助強度較小的項目類型,鼓勵科研人員在做好科研工作的同時積極開展科普工作,將科普成果列入項目成果中。二是加強科學部科普類項目集成展示和運用。各科學部在專項中設立科普類項目,定期發布項目申請指南,組織有學科領域特色的科普相關理論研究與實踐活動。科學傳播與成果轉化中心(科學基金雜志社)(以下簡稱科學傳播與成果轉化中心)與科學部協同發力,及時跟蹤科普類項目實施進展,加強對科學基金優秀科普成果宣傳推介。三是加大國際合作與交流科普類項目的支持力度。策劃組織國際科普活動,支持科研人員積極加入或牽頭創建國際性科普組織,推動國內外優質科普資源的交互與共享。四是設立資助創新項目資源科普化的專項經費。對各科學部推薦的具有代表性的科學基金創新成果,科學傳播與成果轉化中心進一步遴選并開展專業化的科普策劃制作,培育科學基金科普品牌,擴大科學基金的社會影響力。 (四)打造“科學基金科普在行動”品牌。 一是加強選題策劃。聚焦“四個面向”,圍繞自然科學基金委重要活動和重要事件、社會關注的科技熱點,有針對性地普及科學基金項目產生的最新前沿研究成果,正面宣傳與辟謠糾錯雙管齊下,策劃制作高質量科普作品,提高科學基金科普成果宣傳的成效。二是組織作品評選。充分調動依托單位的積極性,激活依托單位的科學基金項目科普資源,組織基礎研究科普作品評選獎勵活動,展現依托單位社會責任圍繞科學基金科普工作同向發力。三是舉辦科普活動。圍繞全國科技活動周、全國科普日、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等重大活動,依托已有項目科普成果、科普類項目或各級科普教育基地,探索將科普與鄉村振興等相結合,組織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科普活動。開展“科普報告進校園”活動,提升青少年群體的科學興趣,培育潛在的基礎研究人才隊伍。 (五)構建科普宣傳矩陣。 一是鞏固提升現有平臺傳播力。充分發揮現有傳播平臺的影響力,提升科普精度,強化科普深度。繼續做好自有期刊和有長期合作關系傳統媒體的相關工作。進一步開辟與其他傳統媒體科普合作的新路徑。二是不斷探索新媒體開發模式。探索開設各類新媒體賬號,拓展科普廣度,加大科普力度。搭建新媒體科普專用平臺,加強科學基金科普作品的展示、交流和互動。 三、樹立大科普理念,提升科學基金資助創新項目資源科普化效能 (六)強化科普協作聯動。 一是搭建自然科學基金委和依托單位的交匯機制。加強科普政策宣貫,增強依托單位科普意識,充分發揮依托單位的組織優勢和主動作用,支持依托單位引導科研人員開展高質量科普工作。二是加強與教育部、科學技術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等部門的溝通協作,做好政策銜接,交流科普工作經驗,推動高端科普資源共建共享。 (七)促進成果應用貫通。 一是推進開放獲取倉儲平臺(OAR平臺)建設,提升OAR平臺的服務能力,加強對科學基金資助成果的傳播共享。二是完善成果轉化平臺建設,適時將科學基金資助成果轉化為科普化表述,強化對成果的推廣普及,促進成果的應用落地與轉移轉化。 四、加強組織領導,為科學基金科普工作提供有力支撐 (八)完善組織體制。 黨組定期研究落實黨中央有關科普政策和上級部門部署的科普工作要求。由辦公室(科研誠信建設辦公室)牽頭,將科普工作和宣傳工作統籌協調,落實黨組的科普工作部署,研究擬訂自然科學基金委年度科普工作計劃,組織制定科普政策、辦法、實施意見等規范性文件,研究解決科普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協調推進科普工作,統計重要科普活動及成果,定期向黨組匯報科普工作重要事項。 (九)塑造齊抓共管合力。 各部門要充分認識科普工作的重要性,認真落實黨組推進科學基金科普工作的各項要求,進一步加強本部門科普工作主動性,將科普工作作為部門重點工作,與其他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部門內設置一名科普工作聯絡員,負責切實做好本部門科普工作的聯絡等事宜。 (十)充分發揮科學傳播與成果轉化中心的承接主體作用。 科學傳播與成果轉化中心要牢固樹立服務意識,主動靠前服務,不斷提升科普工作組織能力和策劃能力,加強在科普活動品牌、科普內容創作、科普平臺、科普組織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和實踐,全力承擔科普委托任務,組織和推動依托單位和科研人員積極主動開展科學基金資助成果科普工作,為科學基金資助創新項目科普化提供政策指導和服務保障。 (十一)加強科普隊伍建設。 一是推動科普人才庫建設。依托自然科學基金委基礎研究人才優勢,組建基礎研究科普人才庫,為科學基金科普工作提供高質量的科普人才資源。二是加強科普素質能力培訓。加強與科普專業機構的合作,定期開展面向各部門、依托單位和科研人員的科普專業技能培訓。 (十二)構建評價激勵機制。 一是自然科學基金委將科普工作納入年終考核要求,對科普工作成效顯著的部門和工作人員予以表彰獎勵,樹立先進典型和榜樣,提升科普工作的榮譽感和獲得感。二是將依托單位開展科普工作的相關情況納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管理工作先進依托單位”的評價指標。三是探索對開展科普工作積極主動、科普內容豐富、方法新穎、成效卓著的依托單位和科研人員予以表彰獎勵。 原創文章,作者:科研小搬磚,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2/01/43bb4153a5/ 生化環材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湖南大學馬建民AFM:高效正極/負極電解質界面相 2023年10月29日 翟天佑Angew.: 原位相分離成耦合界面促進CO2電還原形成甲酸鹽 2023年10月12日 美國能源部投資6000萬美元,用氟化電解質提升電池運行溫度和安全性 2023年10月17日 姚建年院士/王熙ACS Energy Lett.:低極化Li-CO2電池中W-O鍵打破碳酸鹽的穩定三角 2023年10月16日 鋰電精選,8篇頂刊:Nature Materials、Angew、AM、AEM等最新動態! 2023年10月15日 中國工程院公示2023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材料 2023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