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獲得國家獎!她,剛剛當選中國科學院化學部院士! 2023年12月6日 上午11:15 ? 頭條, 百家, 話題 ? 閱讀 40 來源?|?化學酷 陳春英,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202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陳春英課題組長期從事納米蛋白冠的分析方法,進而發現了納米顆粒體內命運的隱身效應、遠端效應、生物可利用效應等生物學重要現象,指導納米佐劑與藥物遞送系統等應用研究。已在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Methods、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JACS、Angew Chem等國際學術期刊發表SCI論文390余篇。 Q: 您最初是如何對化學產生興趣的?而您又是如何看待化學學科的作用?? A:?我的父母是化學家,我童年的很大一部分時間是在實驗室度過的。當我看到不同物質混合起來就會發生變色、發光或者發熱現象,我就會覺得很有意思。我總是想知道這些現象背后到底發生了什么。 化學能制造出我們所需要的幾乎所有的物質。同時,化學包含著變化,而變化對創新總是很重要的。解決變化中的核心問題或矛盾的過程既充滿艱辛,又充滿樂趣。我非常喜歡這種破繭成蝶的感覺。 Q: 誰對您的科研之路產生了意義最深遠的影響? A:??父母給了我化學最初的靈感。在父母潛移默化的熏陶中,我很小就走進了化學實驗室,種下了科學的種子。中學時代,我為了備戰化學競賽,獲得了全天使用學校實驗室的特權,化學的種子慢慢發了芽。 我的博士導師徐輝碧教授和博士后導師柴之芳院士指引我真正走入了化學的殿堂。徐老師知識淵博,對一切新鮮事物都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深深地吸引了對未來一片茫然的我。柴老師邏輯嚴密,做事利落,有著極為嚴謹的科學思維。柴老師精力充沛、對工作充滿熱情,以他的激情及愛心感染著每一位學生。在兩位導師的指引下,我的人生目標逐漸清晰,我決定要像兩位老師一樣,做一個優秀、博學、睿智的科學家,溫柔而堅定,傳遞信心和力量。 陳春英,中國科學院院士,1996年在華中科技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之后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瑞典卡羅林斯卡大學諾貝爾醫學生物化學研究所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2年在中科院高能所納米生物效應與安全實驗室,任課題組長。2006年6月加入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先后主持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納米科技”重點專項和“納米前沿”重點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研究計劃重點支持項目、歐盟第六、第七框架計劃(EU-FP6&FP7)、歐盟“地平線2020”計劃、德國聯邦教育與研究部合作項目、丹麥戰略研究委員會項目、丹麥科技與創新局項目、國際原子能機構協調研究計劃(IAEA)等多項國內與國際合作項目。 先后當選中國化學會會士、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會士、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應邀擔任著名國際組織ISO、WHO和OECD的專家。被Nature Nanotechnology評價為該領域Leading Scientist(引領科學家),并被Nature人物專訪。擔任ACS Nano副主編以及 Science Bulletin, Bioconjugate Chemistry, Engineering, Metallomics, Nano Today, Nanoscale Horizons, Nanoscale, Nanotoxicology, Particle and Fibre Toxicology和Current Drug Metabolism等多個期刊的編委或顧問編委等。 兩次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18年排名第一,2012年排名第二)”;2019年作為納米生物效應與安全性研究集體的“突出貢獻者”獲“中國科學院杰出科技成就獎”;2023年獲“IUPAC化學化工杰出女性獎”;2022年獲“中國科學院大學領雁獎”;2021年獲“中國科學院優秀導師獎”,“全國五一巾幗標兵”,英國皇家化學會“Environment Prize”,美國化學會“Bioconjugate Chemistry講座獎”;2020年獲“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化學獎”(2022年頒獎);2019年獲得“中國毒理學杰出貢獻獎”;2018、2017、2014年分別入選Clarivate Analytics公布的“全球高引用科學家”;2017年獲中科院第五屆“十大杰出婦女”;2014年獲第十一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獲得“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2011年被評為“中國標準化杰出人物-創新人物”;2008年獲“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第二獲獎人)”。 目前主要從事納米蛋白冠的分析方法及其化學生物學效應、納米材料生物體內行為的檢測方法與機制、納米佐劑與遞送系統研究。研究成果在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Methods、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JACS、Angew Chem等國際學術期刊發表SCI論文390余篇,有37篇入選ESI-TOP 1%高被引論文,研究成果被引用>4.3萬次,H-Index為109(Google學術)。2019年應邀為Nature Nanotechnology撰寫Nanomedicine領域Correspondence文章,評述納米生物醫學研究方法學進展。中國授權發明專利45項,國際授權PCT發明專利1項(美國、歐盟、日本)。主編中英文專著8部,分別由英國RSC、德國Wiley、科學出版社和冶金工業出版社出版。(簡介源自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官網) 原創文章,作者:科研小搬磚,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2/06/116954e4dc/ 生化環材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糟心!一篇論文被審稿人抄完,又遭同單位作者抄襲 2023年10月24日 邵陽院士Joule:強勢PK鋰電/液流,全新電池體系潛力無限! 2023年10月16日 兩所985大學,共享一位校長!校方:屬實!還有兩所211也是…… 2023年10月24日 JACS:氫自由基作用大,與N2結合實現低電位電催化NH3合成 2023年10月6日 Nature重磅!任性了不是?位錯還能“走走停停”! 2023年11月18日 院士任首任院長!北大成立新機構! 2023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