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丨研海拾珠整理自自知乎
最近,一個問題被沖上了知乎熱搜:未來大量沒法找到教職的生化環材博士,博士后的出路在哪里?
圖源:知乎截圖
針對這一問題,不少網友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給出了看法:
@暴躁泰迪熊
本人坐標北美波士頓,可能是生化環材(加上工程)領域全世界最大的蠱場,卷得不能再紅海了,但這里的博士、博士后依然有出路。北美畢業博士和教職比例十年前基本就是10:1了,即十個新博士最后大概只有一個能拿到終身教職,但博士博后依然能生存,關鍵在于美國的自然科學產業化程度極高、資本力量極強、產學研不同環節流動性極大。遠有Dana-Farber的Bradner被Novartis挖過去當波士頓分部老大,近有Broad Institute的Regev被Genentech挖過去當頭兒。大佬的世界暫且不論,普通博士生除了教職的出路也不少:
1.當博后。波士頓高校極多,找博后不是難事,多年博后熬成千老以后可以轉scientist職位或者學校core facility的faculty,也算是比較穩定的飯碗。
2.工業界。大藥廠數量繁多,小企業多如牛毛,每年吸收大量的博士、博士后,研究方向千奇百怪,總有一款適合你。
3.咨詢公司。不管是MBB還是boutique firm,招博士的力度都是非常猛烈,客戶也是現成的這幾百上千家藥企和生物企業。每年哈佛MIT的畢業生都有不少佼佼者進入咨詢行業。
4.風投行業。波士頓和三番大概是全美自然科學領域資本最集中的地方,幾千億美元數量級的資本隨時在空中游蕩。各個專注life science的VC firm里有大量的精英博士畢業生分析投資對象。
5.投行。沒錯,投行不光是金融行業的后花園,也不僅僅是數學物理精英的備胎,生化環材博士也有不少在里面找到合適自己的位置,front office的人也許不多,equity research卻像是量身定制的職位,理由與風投一樣,大小投行也有很多life science投資并購業務。
6.創業。正是由于資本及其密集,波士頓博士生成立初創公司的數量非常多,主要高校都有創業大賽,都有投資者贊助,一旦你的項目入圍就是真金白銀投資,少則幾萬多則幾十萬,畢業就當董事長CEO不是夢。
7.半轉行。IT是時代紅利行業不假,但波士頓很多IT企業都是做生物醫藥業務,生化環材博士只要修幾門計算機課程,磨練幾手編程技術,畢業后不管是data scientist職位還是搞生物AI相關,大把職位可供選擇。
對比中國市場,之所以現在國內如此唱衰生化環材還是因為盤子不夠大,產業鏈不夠成熟,但現在北京上海深圳這些超一線城市勢頭很猛,學校-企業-醫院-資本的循環正在慢慢成熟。生化環材博士的出路,還是在大城市,在資本最有活力的地方。在讀博士師弟師妹們,不要一天埋頭做實驗,多看看新聞,關注一下資本市場在生化環材領域的動向,針對性地點亮自己的技能樹,不要讓時代的悲哀,成為個人的悲哀。
注:本條回答側重美國東海岸情況,和國內情況略有有出入,請謹慎參考

原創文章,作者:菜菜歐尼醬,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2/06/d321d37a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