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計算】AFM:二維晶格中的d0磁性skyrmions 2023年12月7日 下午2:53 ? 計算 ? 閱讀 45 研究背景 磁性skyrmions是拓撲保護的手性自旋紋理,其在信息存儲和處理方面極具應用前景。目前對磁性skyrmions的研究完全基于d軌道磁性,從而限制了它們在狹窄溫度窗口外磁場(T-B)相圖中的存在。近日,山東大學馬衍東、戴瑛等人采用第一性原理和蒙特卡羅模擬,報道了Tl2NO2二維晶格中d0磁性skyrmions的識別。 計算方法 作者采用VASP軟件包進行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并采用投影增強波(PAW)方法來處理離子電勢,以及采用廣義梯度近似(GGA)的Perdew-Burke-Ernzerhof(PBE)泛函來描述交換校正相互作用。作者將平面波截止能量設置為520 eV,而將力和能量的收斂標準分別設置為0.01 eV??1和10?6 eV。此外,作者采用Γ-中心的9×9×1 Monkhorst-Pack k點網格對原子坐標進行完全弛豫。作者利用交換耦合強度和DMI強度與構型手性相關的總能量差方法對材料的磁性參數進行計算。對于交換耦合強度,作者采用了Γ-中心的7×13×1 kMonkhorst-Pack點網格,而DMI則采用了3×13×1的k點網格。作者采用DFT-D3方法來處理異質結構中的范德華相互作用。作者通過基于5×5×1超晶胞的PHONOPY程序獲得了聲子光譜。 考慮到單層Tl2NO2的金屬性質,作者采用偶極矩校正方法來評估其平面外極化。作者通過NEB方法計算FE切換路徑。此外,作者利用第一性原理計算得到的磁性參數,并利用Metropolis算法進行了平行回火MC模擬,進而得到了能量最小的自旋結構,而該結構是基于210×210×1的超晶胞獲得的,并且在每個溫度下進行1×105 步的MC模擬。 結果與討論 圖1 晶格結構和能帶結構 圖1a是單層Tl2NO2的晶體結構,它的空間群為P3m1的三角形晶格,并且每個晶胞中包含兩個Tl、兩個O和一個N原子,以及它們按O–Tl–N–Tl-O的順序堆疊。優化的單層Tl2NO2的晶格參數a=b=3.63?,中心N原子的偏移產生了兩個能量簡并相,它們被認為是兩個鐵電(FE)態(稱為P+和P-,如圖1a所示)。此外,P+和P?的電極性分別為0.83和-0.83μC cm?2。 圖2 P+相自旋模式和自旋電荷密度、原子分辨磁矩和SOC能量差、磁電耦合示意圖、skyrmions和相應的DMI手性示意圖 Tl原子的價電子構型為6p1,其通過向相鄰原子提供一個電子,將其價電子構型變為6p0,從而不會產生任何自旋極化。而對于N原子,其價電子構型為2s2p3。其為了平衡電子空穴布居,每個N原子具有兩個電子,進而在N原子上留下一個不成對的電子,導致每個晶胞產生1μB的磁矩。經過第一性原理計算表明,每個單層Tl2O2晶胞具有0.809μB的磁矩,其主要分布在N原子上(見圖2c,d)。磁矩的差異可歸因于p軌道的離子共價鍵性質和離域特性。圖1b顯示了未考慮SOC的單層Tl2NO2的自旋極化能帶結構。可以看出,在沒有SOC的情況下,單層Tl2O2在Γ點周圍具有II型節點線。而考慮SOC時,節點線變形,但保留了金屬性質。因此,單層Tl2NO2是一種2D d0磁性金屬。 單層Tl2NO2與穿過兩個相鄰N原子中間的鏡面具有鏡像對稱性。根據Moriya規則,這種鏡像對稱的存在使DMI的方向垂直于N-N鍵。作者只考慮DMI的平面內分量,單層Tl2NO2的P+和P-相的平面內DMI參數dxy分別為3.624和?3.624 meV,并且它們可以通過水平反射操作進行連接。顯然,DMI的兩個相反手性可以通過平面外電場相互鐵電切換,這表明單層Tl2NO2具有獨特的磁電多鐵性(圖2e)。此外,作者在圖2d中展示了原子分辨的SOC能量差ΔEsoc??梢钥闯?,DMI主要由相鄰的Tl原子貢獻,而磁性N原子貢獻不大。 基于第一性原理計算參數化哈密頓量,作者進行了平行回火蒙特卡羅模擬,以研究單層Tl2NO2的特定自旋模式。在沒有外部磁場的情況下,單層Tl2NO2的自旋紋理如圖2a所示,從中可以觀察到迷宮狀圖案(迷宮疇)。在沿平面外方向施加外部磁場時,迷宮磁疇變得破碎。如圖2b所示,當磁場增加到1.0T時,會出現一個孤立的磁性skyrmion(由黑色虛線圓圈突出顯示)。因此,d0磁性skyrmions是在單層Tl2NO2中實現的。為了說明磁性skyrmions的手性,圖2f是每個位點的自旋方向圖。顯然,P+和P-相的磁性skyrmions的手性是相反的,這與它們的DMI方向相反有關。因此,單層Tl2NO2的磁性skyrmions手性可以通過鐵電性來控制,而該鐵電性具有用于二進制信息編碼的潛力。 圖3 拓撲電荷、T-B相圖、自旋模式 拓撲電荷Q隨平面外外部磁場的變化如圖3a所示,拓撲電荷Q隨著磁場從0.0到4.0T的增加而逐漸上升,并且相應的skyrmion數也逐漸增加。通過將磁場從4.0 T進一步增加到12.0 T,Q在具有小波動的平臺上變得穩定。如圖3a的插入部分所示,這個相對穩定的Q與skyrmion晶格的相位有關。當磁場進一步增加到12.0–17.0 T時,skyrmion晶格斷裂,磁性skyrmion減少,導致Q降低。當施加大于17.0 T的磁場時,磁性skyrmion消失。因此,單層Tl2NO2的skyrmion可以在1.0–17.0 T的寬磁場范圍內保持,這表明d0磁性skyrmion在磁場方面的穩健性。 以7.0T以下的情況為例,作者進一步研究了溫度對單層Tl2NO2中d0磁性skyrmions的影響。Q隨溫度的變化如圖3b所示,隨著溫度從0升高到320 K,Q略有波動,并且相對穩定。從圖3b中插入的自旋模式中可以看到skyrmion晶格得到了保留。這種輕微的波動可以歸因于蒙特卡洛模擬的隨機性。此外,從圖3b中看到的另一個特征是隨著溫度的升高,磁性skyrmions的邊緣變得越來越模糊。當溫度升高到~320K以上時,波動變得混沌,并且具有巨大的振幅,這表明磁性粒子的破裂。因此,單層Tl2NO2在7.0 T下的skyrmion在0–320 K的寬溫度范圍內是穩定的。 為了更全面地研究d0磁性skyrmions在單層Tl2O2中的穩定性,作者建立了它的T-B相圖,相應的結果如圖3c所示。根據拓撲電荷,作者將相圖分為四部分:迷宮狀圖案、skyrmion、FM和波動無序??梢郧宄乜吹?,skyrmion存在于T-B相圖的寬窗口中,即0–320 K的溫度范圍和1.0–17.0 T的磁場范圍。單層Tl2O2中d0磁性skyrmion的大窗口與d軌道拓撲磁性形成鮮明對比,其中磁性skyrmions僅存在于T-B相圖的窄窗口中。 如圖3d所示,隨著應變的增加,海森堡交換相互作用參數J略有增加,SIA參數K幾乎不變。與J和K不同,DMI參數顯著增加。這導致D/J的增加。作者研究了單層Tl2NO2在不同應變下的自旋模式。如圖3d所示,單層Tl2NO2在?3%、?1%和1%應變下都表現出普通的拓撲模式,而在3%拉伸應變下表現出自發的磁性skyrmion,而不需要外部磁場。 圖4 晶格結構、自旋模式、FE轉移勢能面 作者提出了一種將更多拓撲磁性與鐵電性耦合的機制,即襯底鄰近效應??紤]到晶格失配可以忽略不計,作者選擇實驗合成的單層GaS作為襯底。鑒于單層Tl2NO2的兩個FE相,存在兩種類型的異質雙層Tl2NO2/GaS,稱為P+/GaS和P-/GaS,如圖4a所示。 然后,作者進行蒙特卡羅模擬,以討論P+/GaS和P-/GaS中的特定自旋模式。在沒有磁場的情況下,作者觀察到兩個系統的迷宮域。當施加0.2T的磁場時,孤立的skyrmions出現在P-/GaS中,而迷宮疇保留在P+/GaS中(見圖4b)。鑒于P+/GaS和P-/GaS可以被認為是兩個FE態,磁性skyrmions的產生和湮滅可以通過鐵電性實現。為了檢測FE轉換的可行性,我們采用了NEB方法來研究FE轉換過程。如圖4c所示,P+/GaS的能量比P-/GaS低26.0 meV/f.u.,從P+(P-)相轉換到P-(P+)相的能壘為49.3(23.3)meV/f.u.,這些表明了d0磁性skyrmions的FE控制可行性。 結論與展望 由于重元素配體補償了反轉不對稱性和強自旋軌道耦合,在單層Tl2O2中獲得了大的Dzyaloshinskii–Moriya相互作用。而這與p軌道交換相互作用相競爭,導致了產生了外磁場下的d0 skyrmion。與d軌道拓撲磁性不同,d0磁性skyrmions可以在T-B相圖的寬窗口內保持穩定。此外,該工作還證明了d0磁性skyrmions與鐵電性是強耦合的,并且為磁性skyrmion的研究開辟了一個新的方向。 文獻信息 Kaiying Dou et.al d0 Magnetic Skyrmions in Two-Dimensional Lattice Adv. Functional Mater. 2023 https://doi.org/10.1002/adfm.202301817 原創文章,作者:計算搬磚工程師,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2/07/c10695949f/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DFT+實驗】龍劍平教授Angew.:探究路易斯堿位點在LOBs中的作用 2024年3月6日 【DFT+實驗】Nature子刊:FeCo/CeO2?xNx復合電極作為穩定的OER催化劑 2024年3月28日 比DFT快6個數量級,圖神經網絡快速評估有機分子在金屬上的吸附能 2024年3月13日 湖北大學陳曉琴課題組:通過設計Bi5Ti3FeO15的Ti/Fe比例,實現光吸收、鐵電極化及光催化活性的協同優化 2024年4月4日 【DFT+實驗】Nature子刊:NiMoN/NiFe LDH在大電流密度下高效OER 2024年3月28日 【MS計算解讀】Dmol3計算用于NO2氣體敏感性的過渡金屬二硫化物 2023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