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含鎳的層狀氧化物(LiNixCoyMnzO2,x≥0.8,x+y+z=1)與鎳含量較低的類似物相比,具有更高的比容量,因此是制造高能量密度電池的理想正極材料。然而,高鎳含量也帶來了挑戰,如在環境條件下儲存不穩定和循環壽命差。
在此,上海交通大學陳立桅,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沈炎賓、邵輝等人提出了一種表面化學調節策略,以同時提高高鎳正極材料的空氣存儲穩定性和電化學穩定性。通過分子自組裝,在單晶 LiNi0.83Co0.12Mn0.05O2(NMC811) 顆粒表面構建了由三甲氧基(1H,1H,2H,2H-全氟癸基)硅烷(PFDTMS)組成的雙功能超薄層。
此外,自組裝的 PFDTMS 層還有助于在 NMC811 表面形成電化學穩定的正極-電解質相(CEI),提高了 NMC811 在高截止電壓下的循環穩定性。基于 PFDTMS 的 CEI 還能減輕電解液對 NMC811 的化學腐蝕,減緩過渡金屬離子在長期循環過程中的溶解。
圖1. 電池性能
總之,該工作提出了一種雙功能超薄表皮策略,以提高高鎳正極材料的空氣暴露穩定性和電化學循環穩定性。首先,通過分子自組裝方法在單晶NMC811顆粒表面接枝了厚度約為3納米的PFDTMS層。這層超薄層在NMC811材料上形成了超疏水表面,有效緩解了NMC811在空氣中的失活反應,確保基于NMC811的電極在空氣中存放兩周后其電化學性能保持不變。這種增強的空氣暴露穩定性可大大降低基于NMC811的電極在材料儲存、運輸和電極制造過程中的環境和制造成本。
此外,PFDTMS還有助于在循環過程中在NMC811表面形成均勻、電化學穩定的CEI,從而降低界面阻抗,顯著提高NMC811在高截止電壓下的循環穩定性。PFDTMS誘導的CEI層還能減少電解液對NMC811的化學腐蝕,減緩過渡金屬離子的溶解,提高NMC811的電化學穩定性。
因此,與原始NMC811樣品相比,在相同條件下循環200次后,PFDTMS涂層NMC811的容量保持率提高了20%。該方法簡單、高效、環保且成本低廉,為提高高鎳正極材料的穩定性提供了一種新方法,有望進一步促進其在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
圖2.DFT計算
Bifunctional Self-assembled Molecular Layer Enables Stable Ni-rich Cathodes,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2023 DOI: 10.1016/j.ensm.2023.103054
原創文章,作者:科研小搬磚,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2/08/00fc652b1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