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譜”!學生論文盲審成績相差34分無緣答辯,導師怒了! 2023年12月8日 上午10:02 ? 話題 ? 閱讀 22 來源?|?PaperRSS、學術志 論文盲審,就是指學生的論文被送給專業相關的專家審閱,而專家和學生互不知道對方是誰。盲審結果很重要,有時可以決定學生是否有機會參加答辯,甚至是否會被延畢。 不同的高校對盲審成績的要求不一定相同。比如,有的高校規定只要論文及格了,學生就可以參加答辯,不及格的話還可以申請增評或者修改后參加二審;有的學校二審及格就過關,有的要75分才能過關;而有的高校規定論文只要被評為D等,學生就沒有了申請復審的資格,只能坐等延畢;有的學校規定學生不滿盲審成績可以申訴,但之后必須得雙A才能參加答辯。挺復雜的。 其實不管學校有什么規定,學生基本上都能接受,也能理解,畢竟學校是一視同仁的。 但有一點讓學生不太能理解,那就是不同專家給同一篇論文打的分差距太大,大到有的專家給A等或者90多分,有的專家給D或者40來分;而且,專家的評價有時候還是相反的,一個說具有創新性而另一個說完全沒有創新性,一個說結構清新而另一個說結構混亂。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可能會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修改論文。 浙江的一位公共管理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就處在這種境況中。 兩位專家分別給了他90分、56分,給分相差34分,而且一位專家的評閱結果是“同意答辯”,而另一位專家是“不同意答辯”。學生懵了,沒想到兩個得分和結果都如此懸殊。 不同意他答辯的專家說,他的論文的主要問題在于引用的案例沒有參考性。案例沒有參考性,可能是案例不夠典型,可能是與觀點不契合,這不就等于說整篇論文根本站不住腳。 但學生的導師不這么認為,導師覺得學生寫得不錯,所以強烈建議他向學校提出申訴。 導師還為此發了一條朋友圈,說“離譜至極”。 這個學生就給學校提交了申訴書,學校也同意了他修改后重新送審。目前,他還在忐忑中等待評審結果。 確實有點讓人迷惑,為什么學生導師認為沒什么問題的論文,而盲審專家會認為問題很大呢? 第一種可能,也應該是比較普遍的情況,就是不同老師的評價標準不同。就是說,他們都是在按照自己的標準客觀評價論文,并沒有帶入主觀情緒,你的論文在某位專家眼里就是垃圾。 第二種可能,專家帶入了主觀情緒。一般來說,專家有沒有帶入較強的個人情緒,別人是不會知道的,但也許會有例外。 一個廣西網友說,當時他們組兩個都沒通過盲審,導師覺得不可思議,就親自去了解了情況,原來那個專家當時心情不好,就胡亂給了低分,后來導師直接通知他們論文通過了。 廣東的一位網友也有類似經歷。在他的論文第一次被評閱時,有個專家打了60分,其他兩個專家都給了80多分,然后他根據專家的意見修改了論文,結果在第二次評閱中打60分的專家依然只打了60分。他雖然沒有證據, 如果是前者,倒是無可厚非,評價文章本是見仁見智的事情;如果是后者,那學生就有點冤了,不僅可能因此延畢,還有可能丟掉簽約好了的工作。 希望每一份真誠熱烈的付出都能得到相應的認可,也希望有機會評判別人的人能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勞動。 最后對延畢了的學生朋友說兩句。凡事都可以往好處想,很多時候福禍兩相依,有時候短暫地失去,可能會讓你獲得更好更不一樣的未來。 原創文章,作者:菜菜歐尼醬,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2/08/97dcf514cf/ 話題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明年招生!這所新大學,對標國內前5%! 2023年1月26日 施一公北大演講:永遠不要做一個與社會格格不入的人 2023年10月24日 他本科來自普通二本,讀博后3年迎來2篇Nature,創造校史! 2023年10月30日 2023年國自然,申請時間發布! 2023年1月11日 文章不厭百回改!回眸上海交通大學的第一篇Science 2023年11月8日 清華院士,巨星隕落! 2023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