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析氫反應(HER)和析氧反應(OER)在內的電化學水分解是將太陽能,風能和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轉化為綠色氫能的關鍵技術。在這兩個反應中,OER涉及多個電子轉移步驟,導致反應動力學緩慢,限制了整體能量轉換效率。因此,開發高性能OER電催化劑對于推進可持續能源轉換領域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OER過程遵循兩種廣泛認可的機制,即吸附質演變機制(AEM)和晶格氧氧化機制(LOM)。最近,耦合析氧機制(COM)的概念被引入,其的引發依賴于光輻照和eg*帶的展寬。與傳統的AEM途徑相反,COM途徑涉及在氧狀態下的直接O-O偶聯,繞過AEM中的RDS。此外,COM途徑中的去質子化過程涉及在金屬帶處發生的質子轉移,隨后是從(M-O)軌道到dz2軌道的光誘導電子轉移,類似于AEM去質子化中的質子轉移。與LOM相比,COM中去質子化的能量需求較低。因此,COM途徑為開發具有更高催化性能的OER電催化劑提供了有希望的途徑。然而,eg*帶展寬的程度與由此產生的OER活性增強之間的關系尚未完全理解,特別是eg*帶展寬如何影響COM機制中的RDS,這嚴重阻礙了研究人員通過COM途徑進一步優化催化劑的OER行為。基于此,新加坡國立大學薛軍民、王曉鵬、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席識博和余志根等將Ni1-xFexOOH作為模型材料,研究了eg*帶展寬對增強基于COM基OER活性的潛在機制。結果表明,較強的eg*帶展寬不僅有利于*OH的去質子化,而且通過在dz2和a1g*之間產生較寬的非重疊區,提高了光子利用效率。因此,通過實現更強的eg*帶展寬,可以有效地緩解COM路由中的兩個RDS,從而提高OER活性。此外,研究人員通過揭示在具有不同eg*帶展寬程度的X-NiOOH (x=NiS2,NiSe2,Ni5P4)中促進基于COM的OER活性的相同作用,證明了該概念的普遍性。在此之前,人們揭示了更強的eg*帶展寬將觸發費米能級周圍更多電子態的出現。這種效應顯著地促進了電子通過*OH去質子化從電催化劑轉移到外部電路,導致更高的OER活性(AEM途徑);對于LOM機制,去質子化步驟通常是RDS,eg*帶展寬和*OH去質子化也具有在LOM過程中應用的潛力,從而實現增強的催化性能。因此,提高eg*帶展寬程度可能是促進光照條件下COM參與反應的關鍵因素,甚至可以為未來設計遵循不同反應途徑的高效OER催化劑提供有價值的指導。Key role of eg* band broadening in nickel-based oxyhydroxides on coupled oxygen evolution mechanism.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3. DOI: 10.1038/s41467-023-433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