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學術志、碩博學術圈
網上流傳著一種說法:一般說自己是C9高校的不是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就是西安交通大學的。在這其中,西安交通大學更被吐槽總強調自己是C9高校。
一、什么是C9高校
C9即九校聯盟,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9所高校組成的中國首個頂尖大學間的高校聯盟,2009年10月啟動,屬于高校學術聯盟,C9此前也被稱為中國的“常春藤”。
C9聯盟源于985工程中9校的“一流大學建設系列研討會”。2003年,首批進入985工程的9所大學校長召開了首屆“一流大學建設系列研討會”,此后會議固定下來,每年召開一屆。2009年,第七屆研討會最重要的議題就是建立“C9聯盟”,旨在共享資源,加速發展,9所大學校領導共同簽署了《一流大學人才培養合作與交流協議書》。
在全國高校中,這9所大學雖然數量不到全國高校總數的1%,但年度科研經費、兩院院士、國家重點學科擁有量等關鍵指標卻占到30%—40%,重點實驗室占比近50%,年科研經費約占1/3,在校碩士生占20%,博士生占30%。
二、“落寞”的歷史與現實
C9聯盟不僅被官方認可,也得到了民間認可。但是近些年來,除了西安交通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之外的其他七所高校貌似鮮有提起C9稱號。除了清北+華五等七所高校在國內的水平和地位早已深入人心,不需要C9這個頭銜去證明;最近幾年它們在各類國際排名中也是突飛猛進,不單是國內高校的佼佼者,早已走出國門,在國際競爭中成為耀眼的明星。
眾所周知,西安交通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本是一家,前身是1896年創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學,1921年定名為交通大學。1955年,為響應國家“沿海工廠、學校內遷”的西部建設號召,中央決定交通大學內遷西安。1956年起,分批遷赴大西北,位于西安的后來發展成為西安交通大大學,留在上海的幾經合并成為上海交通大學。
改革開放后,國家戰略調整,經濟建設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經濟和政策優勢向東南沿海遷移和匯聚,西部的戰略地位相對下降,上海等沿海城市加速崛起,人才和資金的吸引力不可同日而語。加上近幾年江浙滬深等大力引進人才、學科建設的政策,綜合實力不斷增強。
反觀西安交通大學,遠居內陸西安,受地理位置、經濟發展水平、人才密集度和留存度限制,加上中上流水平985間“排位賽”異常激烈,還需要直面“兩財一貿”這些地理位置、專業實力、就業優勢突出的頂級211的挑戰,近些年來發展確實有些放緩。
所以有人說,西安交通大學需要一個金光閃閃且沉甸甸的頭銜來提高自己的競爭力也并非沒有道理。
三、表象的“衰退”
1、投檔線的下降,或者說投檔線對應省排名的下降。
其實西交依然維持著清北華五人、北航、同濟后的水平。如果從投檔線的排名看,西交投檔線是上升的,倒是上述學校基本都比西交投檔線低了。以江蘇為例(江蘇考生相當不愿意出省),依然屬于中堅九校比較穩固的地位。
2、西安交大最近幾年在大學排行榜中升降起跌不定。
且不說國內、國際各類大學排行榜名目繁多、五花八門、令人目不暇接,各類大學排行榜的評價維度和指標也各有側重,更不用提某些排行榜的科學性和可信性還有待驗證。聽說近兩年也興起了對排行榜的研究,可見排行榜本身的功過也有待檢驗。
3、發展空間規模受限,人才外流嚴重。
近幾年東南沿海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國家強大的政策扶持有目共睹,不只是西安交大,遠處西北內部的高校都面臨人才流失問題,“孔雀東南飛”非一日現象。西安交大建校初期和過程中確實沒有進行大規模的“土木工程”,但受益國家一帶一路建設,西安恰好位于一帶一路起點,國務院明確批復要將西安建成我國第三個國際化大都市,加上西安交大大的5000畝地新校區建設,潛力無限大!
四、乘風萬里 未來可期
1、國內實力強勁
作為教育部直屬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高水平985高校、五大交通大學之一、西北地區最高學府,西安交通大學的實力其實非常強勁。
西安交通大學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是國家“七五”“八五”重點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入選國家“珠峰計劃”、“強基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環太平洋大學聯盟等等。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步伐的日益加快,西安交通大學的發展前景不斷向好。
西安交通大學有專職院士十多位,算上兼職院士數量更是達到44位。在學科方面,雙一流建設學科、一級國家重點學科、二級國家重點學科都達到8個。僅這兩個方面,就不得不感嘆,你大爺還是你大爺。
學科評估中,西安交通大學也展示了傲人的成績:41個學科上榜、2個A+學科、12個A和A-學科,學校整體實力穩居全國前15。學校八個雙一流專業分別是: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A+)、電氣工程(A+)、力學、信息與通信工程、信息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
2016年度,西安交通大學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7項;2017年度,西安交通大學有34名校友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2018年度,西安交通大學獲得8項國家科技進步獎;2019年度,獲得2項國家科技進步獎。
不僅在科技上成果豐碩,西安交通大學在教學上的成果更是數不勝數。
2020年,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何雅玲榮獲2019年度全國首屆杰出教學獎;西安交通大學鄭南寧院士榮獲2020年度杰出教學獎。
2、國際排名日益提升
與此同時,西安交通大學的國際排名也日漸提升。據統計,2021年泰晤士世界大學排行榜,西安交通大學排名401-500名;2021年U.S.News世界大學排行榜,西安交通大學位居國內第19名,世界第301名;2021年軟科世界大學排行榜,西安交通大學名列國內第10名;2022年QS世界大學排行榜,西安交通大學國內排名第14名,世界排名第290名。
正是由于在國際上的美譽不斷升級,一帶一路政策優勢和創新港建設帶來的強經濟社會發展前景,西安交通大學招生形勢不斷向好。
3、驚人的高考錄取分數線
2021年,西安交通大學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高考統招批次中,除寧夏回族自治區、青海省之外,錄取分數線都在600分以上。除吉林省、西藏自治區之外,理工科(首選物理)平均分630.5分,平均位次2444名左右;文史類(首選歷史)平均分619分左右,平均位次1115名左右。
理工科錄取分數線最高的是天津市,676分;位次號最高的是青海省,250名;其次是寧夏回族自治區,346名。
文史類錄取分數線最高的是貴州省,644分;位次號最高的是青海省,113名;其次是廣西壯族自治區,197名;第三名是內蒙古自治區,230名。
雖然只是高考錄取分數,但也可從一個側面,瞥見西安交通大學強大綜合實力和日漸提升國際影響力帶來的底氣。
所有跡象都在表明,西安交通大學的綜合實力、國際、國內影響力正在迅速攀升。相信在不遠的將來,西安交通大學將進一步提升學科實力、綜合辦學影響力,向世界頂尖大學邁進。
原創文章,作者:菜菜歐尼醬,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2/14/6cd9ca6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