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雙印團隊,最新Angew! 2023年12月18日 上午9:23 ? T, 頂刊 ? 閱讀 26 成果簡介 電催化C-N偶聯工藝確實是一種可持續的替代方法,可用于直接合成尿素以及CO2和硝酸鹽廢物的共升級。然而,其主要的挑戰在于未激活的C-N偶聯過程。基于此,湖南大學王雙印教授、陳晨副教授和陳大偉博士等人報道了陽離子效應,重點研究了電催化C-N偶聯和C-N鍵的綠色構建,并提出了一種與堿金屬陽離子的中間組裝策略來激活電極/電解質界面上的C-N偶聯過程。尿素合成活性遵循:Li+ < Na+ < Cs+ < K+。在K+存在下,在TiO2模型催化劑上,在-1.50 V條件下,尿素產率為265.6±13.3 mmol h-1 g-1,具有優異的性能,其相應的法拉第效率(FE)為26.4%,局部電流密度為22.9 mA cm-2。 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和同步輻射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SR-FTIR)表明,通過K+介導的中間體組裝,1st和2nd C-N偶聯的能壘顯著降低,分別促進了*ONCO和*ONCONO物種的形成。在引入單原子Co后,TiO2(Co1-TiO2)的工作電位降低至-0.80 V,尿素產率為212.8±10.6 mmol h-1 g-1,主要歸功于優化后C-N偶聯過程和電位決定步驟的變化。該策略已被證明適用于各種尿素合成電催化劑,表明電極/電解質界面的中間組裝是促進可持續合成尿素的通用策略。 研究背景 尿素(CO(NH2)2)是人類社會發展必不可少的氮肥,也是各種工業中使用的化學原料。Bosch-Meiser工藝是尿素生產的主要方法,它是能源密集型的,排放大量的CO2。在制造尿素前,氨(NH3)原料是通過Haber-Bosch方法生產,也是能源密集型。在環境條件下,CO2與含氮小分子(N2、NO、NO2–和NO3–)的電驅動催化C-N偶聯實現了可持續和直接的尿素合成,繞過了NH3合成的中間步驟,也是一種可持續的CO2和NO3–廢物共同升級的方法。它包括兩個步驟的C-N偶聯和多個步驟的質子耦合電子轉移(PCET)。在電化學合成尿素的過程中,C-N鍵的形成是關鍵,科研人員一直致力于促進C-N偶聯和隨后的尿素合成。雖然C-N偶聯和尿素合成催化劑的設計取得了重大進展,但在進一步提高其活性方面還仍存在挑戰,揭示偶聯促進機制至關重要。 圖文導讀 物理和電化學表征 作者利用水熱法制備TiO2納米片,直接作為尿素合成的模型電催化劑。K+濃度的增加顯著提高了尿素產率,在K+濃度為1.0 M時達到最大值265.6±13.3 mmol h-1 g-1,而在K+濃度為0.2 M時僅為13.6±0.7 mmol h-1 g-1。將陽離子濃度增加到1.2 M,對尿素合成活性沒有明顯的積極影響。僅當K+濃度為1.0 M時,尿素生產的法拉第效率和局部電流密度增加。在較高的K+濃度下,氨合成活性明顯下降,可能歸因于含N中間體自加氫反應向C-N偶聯反應的轉變。不同于C-C偶聯還原CO2,尿素合成活性遵循:Li+ < Na+ < Cs+ < K+,其中K+在尿素產率、法拉第效率和局部電流密度方面表現優異。 圖1. 在TiO2催化劑上合成尿素的電化學性能 圖2. 同位素標記operando SR-FTIR光譜測量 理論研究 通過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作者揭示了反應機理和陽離子在C-N偶聯和尿素合成中的關鍵作用。計算結果表明,堿陽離子具有穩定作用,使C-N與NO-CO發生直接耦合。一旦*ONCO形成,第二個C-N鍵可以通過*ONCO與共吸收*NO的偶聯來構建。動力學勢壘遵循:K+ < Cs+ < Na+ < Li+的趨勢。綜合考慮電荷效應和偶聯距離,作者認為離子大小適中的K+具有最佳的尿素合成性能。NO和CO在TiO2(101)表面被化學吸附,同時通過K-O鍵與K+結合,自由能為-0.40 eV。結果表明,K+介導的中間體組裝機制是其優異性能的主要原因。 圖3. 尿素合成的理論計算 圖4. TiO2中引入單原子Co促進尿素合成 通用性研究 作者制備了具有多孔形貌的氧化亞銅(m-Cu2O)、單原子銅錨定在CeO2納米棒(Cu-CeO2)、富氧空位的CeO2納米棒(Vo-CeO2)、碳載體上修飾的銅銦合金(Cu97In3-C)和雙原子Fe-Ni修飾的碳球(B-FeNi-DASC)。電化學測量發現,高濃度K+的存在使尿素收率顯著提高了兩個數量級以上。在K+濃度為1.0 M的m-Cu2O催化劑上,尿素產率可達516.2±25.8 mmol h-1 g-1,表明中間組裝策略是一種通用的方法,可以應用于各種催化劑體系。 TiO2催化劑在-1.50 V下的尿素產率為265.6±13.3 mmol h-1 g-1,在-0.80 V的較低電位下,在Co1-TiO2上的尿素產率為212.8±10.6 mmol h-1 g-1,優于目前幾乎所有報道的尿素產率。需注意,陽離子效應對C-N偶聯和尿素合成的促進主要是基于*NO和*CO中間體的組裝。 圖5. 可持續合成尿素中間體的通用性 文獻信息 A Universal Approach for Sustainable Urea Synthesis via Intermediate Assembly at the Electrode/Electrolyte Interface. Angew. Chem. Int. Ed., 2023, DOI: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317087. 原創文章,作者:wdl,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2/18/3a3b91832f/ 催化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天津大學ACS Nano:高溫液相沖擊快速合成高熵合金,用于高效催化HER 2024年2月3日 Nature子刊:等離子體激發助力CO2還原! 2024年5月13日 ?南航彭生杰等ACS Nano:快速燃燒!高效電催化劑可實現高電流密度! 2023年10月12日 天大鞏金龍團隊,最新Nature子刊! 2024年1月18日 中南民族大學楊應奎/佐治亞理工學院林志群Adv. Sci.:用于鋰硫電池的聚合物 2023年10月13日 華中科技大學,重磅Nature Energy! 2024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