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計算解讀】Dmol3+CASTEP系統研究用于ORR的P區M-N-C催化劑 2023年12月20日 上午11:05 ? 計算 ? 閱讀 214 燃料電池和金屬空氣電池的總體性能受到陰極氧還原反應(ORR)的緩慢動力學的影響。因此,開發高效率和低成本的ORR電催化劑是實現這些環保能源轉換裝置大規模商業化的關鍵。 過渡金屬-氮-碳(TM–N–C,M=Fe、Co等)材料被認為極具潛力的ORR催化劑,因為它們的活性與鉑基催化劑相當,并且成本也較低。尤其是對基于p區金屬(PM)的PM-N4結構催化活性進行理論研究,有助于指導用于ORR的PM-N-C單原子催化劑(SAC)設計和合成。 有鑒于此,江蘇大學糜建立、廣州大學張鵬等人使用第一性原理了具有PM-N4結構活性位點的ORR活性。 計算方法與模型結構 所有自旋非限制計算使用的是基于密度函數理論(DFT)的DMol3模塊,采用廣義梯度近似(GGA)的PW91泛函作為交換關聯函數。 考慮到核心電子的相對論效應,采用了等效贗勢處理,而對于原子軌道的處理采用的是DNP基組。對于幾何結構優化和電子性質計算,對布里淵區的采樣K點網格分別是4×4×1和9×9×1。 在所有計算中,范德華相互作用均采用DFT+D2方法描述。能量、最大力和最大位移的收斂標準分別為1.0×10?5 Ha,0.005?,0.002 Ha ?-1。 采用CASTEP模塊進行了聲子色散譜的計算,以及基于NVT系綜的AIMD模擬用于研究催化劑的熱穩定性,模擬溫度,時長和步長分別為300 K,10 ps和2fs。 圖1. PM-N4模型結構以及PM-N鍵長和PM原子結合能 在這項工作中,研究了用作ORR催化劑的九種p區金屬(Al、Ga、In、Tl、Ge、Sn、Pd、Sb和Bi)–N4結構嵌入的石墨烯納米片 (圖1 a, b)。 采用4×4的石墨烯單層超胞結構作為基底模型。c軸的長度設置為20?作為真空層,以避免兩個周期單元之間的相互作用。四配位PM–N4結構由一個中心PM原子和四個周圍N原子組成。 Al-N4和Ga-N4采用面內構型(圖1a),而In-N4、Tl–N4、Ge-N4、Sn-N4、Pd-N4、Sb–N4和Bi-N4采用平面外構型,PM原子從襯底平面突出(圖1b)。PM–N鍵長和襯底上方PM原子的高度(hPM)如圖1c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 PM-N鍵長和hPM都隨著周期數的增加而逐漸增加,這主要歸因于PM原子的原子半徑的增加。 結果與討論 圖2. TI-N4和Pb-N4聲子色散譜 圖3. Pb-N4的AIMD模擬 為了研究這些PM–N4結構的合成可行性,計算了PM原子和相鄰N原子之間的結合能(Eb),具體如圖1d所示。由于相應原子半徑的增加,同一組中PM原子的結合能絕對值隨周期數的增加而降低。 Al-N4、Ga-N4、Ge-N4和Sn–N4具有較大的結合能絕對值(>4 eV),表明具有較高的熱力學穩定性。在結合能絕對值小于4 eV的其他PM–N4結構中,In–N4、Sb–N4和Bi–N4已經被實驗合成用于CO2電還原。 如圖2所示TI-N4和Pb-N4聲子色散譜中,未觀察到虛頻,證實了這些結構具有熱力學穩定性。在圖3 的AIMD中,平均到每個原子的總能量在小于0.01eV區間內振蕩,并且Pb-N4的幾何結構在300K下在10ps內沒有明顯的畸變,進一步證實了其具有高穩定性和實驗可行性。 圖4.?Sn-N4上ORR中間體的吸附結構和PM-N4的ORR自由能曲線 如圖4a-c所示,在完全結構弛豫之后,OOH*、O*和OH*都優先吸附在PM–N4中的單個PM原子上(PM=Al、Ga、in、Tl、Ge、Sn、Pd、Sb和Bi)。 計算所有吸附自由能后,可以生成反應自由能曲線,如圖2d–f所示。在四個III族PM–N4結構中(圖2d),只有Tl–N4具有第一個CPET步驟(O2→ OOH*)作為電位測定步驟(PDS),而Al-N4、Ga-N4和In-N4的PDS是最后的CPET步驟(OH*→ H2O)。 圖2e顯示了三種IV族PM–N4結構的ORR自由能曲線。PDS是CPET的最后一步(OH*→ H2O)。 類似地,V組PM–N4(Sb–N4和Bi–N4)的PDS也是第四個CPET步驟(OH*→ H2O)(圖2f)。結果表明,Sn–N4和Pb–N4具有較高的ORR活性。 圖5. In-N4-OH*上ORR中間體的吸附結構和PM-N4-OH的ORR自由能曲線 進一步研究了PM–N4–OH*(PM=Al、Ga、In、Ge、Sb和Bi)的ORR過程,以闡明PM–N–C SAC的實際催化能力。ORR中間體(OOH*、O*和OH*)在PM–N4–OH*位點上的吸附構型如圖5a-c所示。 ORR自由能曲線如圖3d和e所示。在PM–N4–OH*中,In–N4–OH*(η=0.67 V)和Ge–N4-OH*(η=0.75 V)上具有最高的ORR性能,意味著在OH*自修飾后,In–N4和Ge-N4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 圖6.?ΔGOOH*和ΔGOH*關系圖和火山曲線 如圖6a所示,對于原始和OH*修飾的PM–N4位點,OOH*的吸附自由能與OH*的吸附自由能存在線性關系。 因此,ΔGOH*可以用作表征原始PM–N4和PM–N4-OH*的ORR催化活性的有效描述符。 如圖6b火山圖所示,火山圖的頂部位于ΔGOH*的0.87 eV和過電位為0.36V處。大多數PM–N4和PM–N4– OH*由于中間體和活性位點之間的強吸附,使其位于火山曲線的左側。只有Tl–N4、Ga–N4–OH*和Al–N4-OH*位于右側,但由于OH*的結合力太弱,遠離火山地塊的頂部。 Sn-N4和Pb–N4最接近火山圖的頂點,其過電位值分別為0.45 V和0.55 V,這得益于其適度的ΔGOH*值。OH*自修飾后,In–N4和Ge-N4的過電位值更接近火山圖的頂部。 這一結果表明,OH*自修飾效應使In–N4和Ge–N4位點具有更適中的ΔGOH*值和更高的ORR活性。 圖7. Δ(ΔGOH*)和ΔGOH*關系圖,火山曲線,In-N3C-OH*上ORR中間體吸附結構,雙峰火山曲線和ORR極化曲線 如圖7a所示,6種PM-N4、In-N3C、Ge-N3C和Sn-N3C的Δ(ΔGOH*)和ΔGOH*值遵循相同的線性關系。 PM-N3C-OH*和PM-N3C的ΔGOH*和過電位的火山圖如圖7b所示,In–N3C–OH*和Ge–N3C–OH*位于火山圖頂點附近。圖7c–e顯示了OOH*、O*和OH*在In–N3C–OH*上的吸附構型。 如圖5f所示,隨著ΔGOH*(PM–N–C)的增加,預測真正的活性位點將從左區PM–N–C–OH*催化劑變為右區PM–N-C催化劑。 如圖5g所示,Sn–N4、Pb–N4,In–N4–OH*和Ge–N4-OH*的理論半波電勢(E1/2)分別為 ~0.87V,~0.80 V,~0.68 V和~0.61V。 圖8. 態密度,HOMO和LUMO以及COHP 如圖8a所示,當OH前沿軌道與費米能級附近的寬s/p帶相互作用時,態密度將向下移動并加寬以形成共振態。 如圖8b所示,ΔGOH*值通常隨著OH*的O占據水平的增加而增加。 此外,Oh的OH*在PM–N4和PM–N4-OH*(圖中的虛線圓圈)上具有顯著的線性關系,表明OH*的吸附強度主要取決于OH*的1π態能級,能級越高,吸附強度越弱。 從OH*吸附的Sn–N4和Ge–N4的最高占據分子軌道(HOMO)也可以觀察到OH*和基底之間較少的相互作用(圖8c)。 如圖8d所示,相比于在Ge-N4吸附的OH*,在OH*吸附的Sn–N4上,費米能級附近出現了更多被占據的反鍵態,表明Sn–N4上的OH*吸附比Ge–N4弱。 結論與展望 通過計算可知,Sn-N4和Pb-N4具有良好的ORR活性。對于具有強OH吸附的六個PM-N4位點,進一步研究了中間體OH*的自修飾效應。 OH自修飾后的In-N4-OH*具有顯著提高的ORR活性,與原始In-N4相比,過電位低得多,并且從能量角度揭示了線性OH*自調節機制,并通過典型的PM-N3C位點進一步驗證,且In-N3C-OH*和Ge-N3C-OH*位于火山圖的頂部附近。 該工作為ORR高效主族金屬基PM–N–C SAC的合理設計提供了理論依據。 文獻信息 Hu H, Zhang P, Xiao B, et al. Theoretical study of p-block metal-nitrogen-carbon single-atom catalysts for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J]. Catalysis Science & Technology, 2022. https://doi.org/10.1039/D2CY01176J 原創文章,作者:計算搬磚工程師,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2/20/34f565cd24/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計算深度解讀】ASS:DFT研究吸附構型、吸附能和電子性質,探索礦物溶解機制 2023年12月15日 【DFT+實驗】上海交大梁正最新Joule 2024年1月21日 【MS論文精讀】Vacuum: 六方晶TM5Si3N的電子、彈性和熱性能研究 2023年11月5日 【DFT+實驗】JACS:用于電催化合成多碳產物的嵌入氮化碳中四原子團簇的設計 2024年4月5日 【純計算】PCCP:二氧化碳對第一行過渡金屬納米團簇的電催化還原 2023年12月7日 【DFT+實驗】正極材料!湖南大學劉繼磊課題組最新PNAS 2024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