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成年小嫩xb,嫰bbb槡bbbb槡bbbb,免费无人区码卡密,成全高清mv电影免费观看

院士:人一生有兩個階段最能逼出成果,一是拿博士學位,二是評正教授

來源丨四川大學新聞網、募格課堂

雖然這是一位大學校長在全校研究生教育工作會上的“內部講話”,但我們相信,其他兄弟院校的老師、研究生們也能在講話稿中讀出似曾相識的“親切感”,而校長在講話中所揭露出的問題、成因、對策或許也會對您有所啟發(fā)。注:文中“我校”“學校”等即指“四川大學”。
院士:人一生有兩個階段最能逼出成果,一是拿博士學位,二是評正教授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2020年11月26日,四川大學在望江校區(qū)篤行樓召開研究生教育工作會。圖為四川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言榮教授在會上講話。(來源:四川大學研究生院網站)

在四川大學

研究生教育工作會上的講話

四川大學校長 李言榮
2020年11月26日
各位老師:
前面的發(fā)言講得都很好,4個學院的領導分別選了一個切入點,都是研究生培養(yǎng)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王玉忠院士從導師的角度談了自己培養(yǎng)研究生的一些體會。
剛才,梁校長對學校研究生培養(yǎng)的總體情況、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下一步的工作打算做了一個比較全面的報告。其實,從今年上半年開始我們就多次組織了討論,初步形成了學校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相關文件,今天會后還將組織專門的討論。待會兒建國書記還要作重要講話、提出明確要求。
下面,我主要講三個方面:一是對研究生培養(yǎng)的幾點認識,二是學校研究生培養(yǎng)存在的主要問題,三是下一步我們的幾項舉措。這三點也是我與建國書記多次討論過的,包括也是與研究生院反復交流過的。

一、對研究生培養(yǎng)的幾點認識

首先,研究生是研究型大學辦學水平和學術活躍程度的重要體現。
可以說,我們作為一所研究型大學,研究生應是學校知識創(chuàng)造的主力軍和生力軍,尤其是博士生的水平更是代表了一所學校的學術水平,一所大學的高度主要是通過博士生來體現的,而寬度則主要是通過碩士生來體現的,碩士生的類型非常多,這就讓整個學校和學院充滿了活力。
我們可以看一看,學校每年產生的論文和成果,包括獲獎、專利等等,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我們研究生參與的工作。我們隨便打開一個實驗室走進去看一看,里面基本都是研究生在討論、在做實驗。
第二,研究生與導師是強關聯體,導師的水平、風格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烙印。
我們說,國內的研究生培養(yǎng)基本上是師傅帶徒弟的模式,不像本科生培養(yǎng)是批發(fā)式的。我們的研究生培養(yǎng)基本上是沿襲蘇聯的模式,不論是碩士還是副博士、博士,都是師傅帶徒弟。
在這種模式下,導師的言傳身教對學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可能僅次于學生父母的作用。我們看到,學生在讀書的時候或畢業(yè)以后經常會講一些校園的軼事,這些故事基本上都是從導師那里一代一代傳下去的。
可見,導師的水平、風格會嚴重影響到學生,這是一個很強的關聯,所以一個研究生導師是不能招太多學生的,像清華、北大的一個導師平均一年可能都招不到一個博士生過去我們經常開玩笑說,有些導師認不到這個學生是不是他帶的,所以到了學院,他就到處點頭笑瞇瞇的,因為他怕學生打招呼的時候,自己也不知道是不是他帶的學生。如果一個導師招那么多學生,都不認識是不是自己帶的,那就完全搞成批發(fā)式了,也就不是培養(yǎng)研究生了。
我們經常說,本科生主要是選學校,因為學校的氛圍會給學生帶來很深的影響,碩士生主要是選專業(yè),因為大部分碩士生畢業(yè)以后是要就業(yè)的,所以選一個好專業(yè)就很重要,而到了博士生主要就是選導師,因為選一個好的導師、嚴格的導師,甚至是一個有名的導師,這個學生可能就會少走很多彎路。當然越有名的導師一般來說要求也會越高,這是相輔相成的。
所以學校一直在下大力氣抓師資隊伍建設,我們提出的目標是要在未來5年,內培外引1000個國字號人才、大概占學校師資隊伍總數的20%,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轉身就會遇到名師大家
剛才,華西醫(yī)院的王坤杰副院長講他們90%以上的博士生導師都有海外經歷,這對學生的言傳身教、拓寬視野是很重要的。
第三,研究生要突出研究,研究生要突出導師的指導,研究生要突出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我們說,研究生首先要突出研究性。如果研究生不搞研究何其為研究生。前年在研究生開學典禮上我就講過,所謂研究在英文單詞里是research,就是“search”(尋找)這個詞的前面加個前綴“re”,意思就是要反復尋找才是研究,所以研究生不能只是讓他們上課而不去搞研究
其次,研究生導師一定要突出指導性。在大學里面最光榮的就是別人稱你是導師,在社會上是不敢隨便叫一個人是導師的。所以大家作為導師應該是很驕傲的,但如果作為導師不對學生指導又何其為導師呢。尤其是博士生導師更不能只是成為一個稱號,大家在名片上都很驕傲地印著“博導”這一頭銜,那你就要實實在在地指導學生,如果在研究生培養(yǎng)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中不作為、不指導,你這個導師可能就是完全沒有意義的,就是一個掛名導師。
同時,研究生一定要突出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這里我們強調的是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不是簡單的創(chuàng)新成果的培養(yǎng),實際上這就是反“四唯”、反“五唯”。我們說研究生的培養(yǎng)并不是一定要完成導師的課題才能畢業(yè),也不一定是要完成導師的工作任務才能畢業(yè),關鍵是要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對博士生來說更是如此,這樣無論學生今后是不是從事這個專業(yè)的工作,都才可能在工作中去不斷產生創(chuàng)新的成果。
我認為,核心就是兩個方面:
碩士生的培養(yǎng)主要是注重過程的培養(yǎng)、課程的培養(yǎng)和實踐的培養(yǎng),當然學術碩士和專業(yè)碩士也有一些差別。其實碩士生的學位性并不是第一位的,而是更要強化學習的階段性。
而博士生剛好相反,因為博士是最高學位,我們每個人讀書、當學生最終就只能讀到博士這個階段了,再也沒有更高階的學位了,所以對博士生的培養(yǎng)尤其要注重創(chuàng)新性、高質量、高水平,強化學位性和學位的最高性。
第四,一所好大學的人才培養(yǎng)主要是狠抓本科生和博士生
當然,我們的碩士生培養(yǎng)也不能放水、也要抓,但是碩士生并不是一個終極學位,而是一個學習的階段和經歷。
對于川大來說,狠抓博士生培養(yǎng)關鍵就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要繼續(xù)擴大博士生規(guī)模,學校每年的科研經費都接近30億元,到校的現金至少也超過20多億元,按一個研究生的培養(yǎng)經費50萬元來算,我們每年也可以招兩三千左右的博士生,今年我們博士生的招生規(guī)模還差一點才到2000,還要進一步擴大才行。
二是要進一步增加博士生中的直博、本碩博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貫通培養(yǎng)的比例,這是我們川大作為綜合性大學的優(yōu)勢。
三是要適當控制碩士生規(guī)模,現在學校每年招7000多碩士生,在國內大概排在第6,我們本科生的招生量也很大,實際上我們的學生住宿條件是滿足不了這樣的碩士生規(guī)模的,現在我們都還沒有達到教育部“四二一”的學生住宿標準。

二、我校研究生培養(yǎng)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們說,川大研究生教育源遠流長,早在1914年,當時的華西協合大學就開始與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聯合招收研究生,1939年老川大也開始招收研究生,可以說在國內高校中找不到幾個學校像川大這么早就開始培養(yǎng)研究生的,一百多年來學校為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培養(yǎng)了大批文理工醫(yī)各類優(yōu)秀人才。
我們研究生培養(yǎng)在取得這些成績的同時,也存在很多問題,我集中講三點。
一是研究生培養(yǎng)的整體水平不高,與川大所處的地位是不相稱的。
我們培養(yǎng)的研究生有很厲害的,像剛才計算機學院講的劉大一恒這樣的優(yōu)秀博士生,但也有水平很低的。
建國書記給我說過一句話,一所好學校培養(yǎng)的學生低端的應該很少,學生培養(yǎng)質量的曲線是往前移的、向左傾的。但對于我們川大來說,現在這條拋物線可能是向右傾的。
去年,教育部研究生司來學校與我們的研究生座談,后來見到我以后就說川大研究生提的問題總體來說是不行的,提問的角度、高度和視野都不太行,感覺不太像川大研究生的水平,更像是二本、三本學校的。
尤其是我們的論文抽檢,基本上每年都有抽檢不合格的,今年又讓人很失望,包括我們的碩士論文在四川省內抽檢都有不合格的,這就說明我們從導師開始,一直到學院、到學科分委員會有的是在層層放水的,當然也有學院是做得很好的,比如剛才文新學院的胡易容副院長講從2011年抽檢博士論文開始,文新學院百分之百合格,這就說明學院是把住了質量這個總開關的。
過去我們在評百篇優(yōu)博論文的時候,川大的優(yōu)博論文是比較好的。剛才建國書記還跟我說,現在國家不評百篇優(yōu)博論文,我們川大自己要評才行,要起到正面的激勵引導作用
二是研究生的視野不寬。
總體來看,我們的碩士生一半以上都是來自于二本、三本學校的,我們的博士生1/3多一點也是來自于二本學校的,尤其是我們的碩士生不少都是來再就業(yè)的,讀了以后馬上就要去找工作,所以應該說我們整個研究生的視野打開得是比較晚的,當然,二本、三本也有很多優(yōu)秀的學生,有的還很有潛質。
另外,我們的研究生到國內外參加學術活動還很不夠、學術視野也不寬。
三是研究生培養(yǎng)特色優(yōu)勢不突出。
主要就是川大作為綜合性大學在數、理、化、文、史、哲等基礎學科方面的優(yōu)勢沒有在研究生培養(yǎng)上充分地體現出來。
另外,就是我們文理工醫(yī)多學科交叉的特色沒能很好地投射到人才培養(yǎng)上。
上面的三個問題是表象,那么這些問題的實質是什么呢?
一方面,就是我們的研究生培養(yǎng)與學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不匹配,我們的目標是要建世界一流,而不是二流、三流,如果我們要建三流大學,那么目前的研究生培養(yǎng)水平就完全可以滿足了。
另一方面,就是與學校培養(yǎng)高層次創(chuàng)新人才的目標不一致,川大培養(yǎng)的研究生不是來鍍金、來再就業(yè)的,我們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是要培養(yǎng)擁有卓越創(chuàng)新能力和過硬專業(yè)本領的高層次創(chuàng)新人才。
所以川大培養(yǎng)的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在我們心目中的形象應該是文科生才華橫溢、儀表堂堂,至少也是腹有詩書氣自華,醫(yī)科生醫(yī)術精湛、醫(yī)者仁心,理科生學術深厚、術業(yè)專攻,工科生技術過硬、行業(yè)引領。如果我們按照這樣一個標準來培養(yǎng)研究生,那我們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就是高層次創(chuàng)新人才。

三、下一步學校的幾項舉措

下一步,我們要著力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總體來說就是要嚴守下線、提高中線、激勵上線,具體要做到兩個嚴格守底線、三個狠抓沖高線、四個加強抬中線。
首先是兩個嚴格,就是要嚴格做好博士生全過程培養(yǎng)和博士生導師評聘與責任溯源。
一方面,我們要嚴格做好博士生全過程培養(yǎng),從選題開始,到開題、中期考核、學位申請,一直到論文答辯,真正把博士生培養(yǎng)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嚴起來,如果一個環(huán)節(jié)沒有跟上、放了水,那就可能會層層失守,如果這個學生的導師、學生所在學院的教授委員會、我們文理工醫(yī)學科分委員會層層都把關不嚴、都是橡皮圖章,那這篇論文很可能就是一篇不合格論文。
所以,從2018年6月開始學校制定了論文雙盲外審、從嚴審批的制度,要求各學院的教授委員會和各學科分委員會一定要從嚴把關。
如果你不得罪少數人,就會犧牲大部分人的利益。如果你當院長、書記,當教授委員會主任,當分委員會主席去層層放水,那可能用不了幾年你所在的學院、學科就會學術塌方了
我們可以看到有多少學校現在要申請一個碩士點、一個博士點,這個學校的書記、校長都要親自帶隊去到處匯報,就是為了要拿到這個學位點,而我們有的學院卻完全不在乎,如果這個學位點被你搞垮了,在你手里衰敗下去了甚至被撤銷了,那你還當什么領導、什么導師
所以,對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要從嚴把關,對博士學位論文要更加規(guī)范和嚴格,一定不能怕得罪少數人。
另一方面就是要嚴格博士生導師的評聘與責任溯源,要對研究生導師尤其是博士生導師上崗有明確的要求和提高招收指導學生的條件,對出現問題論文的導師一定要嚴格追責,就像我們修大樓的質量監(jiān)控一樣,幾十年后出了問題都要倒查、都要溯源、都要追責
這次論文抽查的大部分問題論文都是2017年授位的,很多是2015年及以前答辯的,當時就只有畢業(yè)證沒有學位證,說明大家都知道可能是有問題的,尤其是一個單位有兩篇的,還有一個導師有兩篇的,那你還當什么導師,這樣不負責的放水,你把所在的學院、學科置于何地
所以,學校規(guī)定出現問題論文的導師要停招兩年,同時所在的學院減兩個博士生招生名額,整個績效減2—3%,大概每個人減四五千塊錢,我們說這都輕了,如果還不能剎住車的話,那就只有從重了,我看導師停招5年、減10%的崗位津貼都是應該的,從這次開始就要逗硬,這個風不剎住、守不住底線是不行的。
其次是三個狠抓。就是要狠抓研究生視野拓展,狠抓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貫通式培養(yǎng),狠抓多學科交叉。
一是要狠抓研究生視野的拓展。
這次學校研究生教育改革意見中有一點提得很好,后面大家還要一起討論,就是我們要求碩士生原則上要在在讀期間盡量參加一次全國性學術會議,博士生要參加一次國際性學術會議,就是要讓學生有一個完整的訓練過程
如果我們川大的學生畢業(yè)以后說自己沒參加過一次學術會議,不知道國際會議怎么開,不知道學術會議報告的PPT怎么做,人家聽了可能都會笑話他,也會說川大的博士生基本訓練不夠。
所以我們的研究生只要參加重要學術會議作邀請報告或分會報告的,學校應該資助支持,可以給一定的補助,另外我們還有UIP、大川視界等等,幫助學生打開自己的視野,尤其是學術型博士更要走上國際舞臺去競爭。
二是要狠抓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貫通式培養(yǎng),包括我們已經實施的強基計劃、碩博連讀等等
因為一個人在二十六、七歲到三十歲之間,往往才可能靜下心來用四、五年的時間去安心做一件事情,在這四、五年里就可能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
如果讓他們稀里糊涂地先上一年課、再做一年實驗,第三年就寫論文然后再答辯,我們先不說發(fā)表文章,一年的實驗不知道能做些什么事情,我們培養(yǎng)博士生還是要奔著成為一個專家去的,三年的時間太短了。
三是要狠抓多學科交叉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尤其是要在醫(yī)學+、信息+上做文章
多學科交叉是我們川大作為綜合性大學的特色之一,現在從國家層面也非常重視多學科交叉,比如評院士要設立交叉學科推薦機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也專門設立了第九個學部就是交叉科學學部等等。
當然,我們說做學科交叉也要符合學科自身的規(guī)律、學院的發(fā)展方向以及導師所承擔科研任務的情況,尤其是我們也要注意不能說我看這個學生在某個專業(yè)領域里不行、很難過關,就弄到交叉領域去,在交叉那邊可能會松一點,這是不行的,也是要出問題的
最后是四個加強,也就是要加強產教融合聯合培養(yǎng)基地建設,加強課程建設與教材建設,加強研究生生活與待遇有明顯改善,加強學術道德與學風建設。
一是要加強產教融合研究生聯合培養(yǎng)基地建設,這個事情非常重要,孫春蘭副總理在今年的全國研究生教育大會上專門講了這件事。
去年底召開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時,省委彭清華書記專門給建國書記講,川大能不能與核動力院一起聯合培養(yǎng)核科學方面的研究生,現在我們已經啟動了這項工作,每年拿出10個博士生指標。
目前學校還正在與包括九院、東方電氣等在內的大院大企開展產教融合聯合培養(yǎng)研究生,這樣就能更好地將學校的高層次人才培養(yǎng)與企業(yè)的需求導向結合起來。
二是要加強課程建設與教材建設,今后我們的研究生尤其是碩士生可能會越來越多通過課程學習和研究來完成學業(yè),倒不一定要去做那么多研究型實驗,所以研究生的課程建設和教材建設就越來越重要。
前幾天數學學院請了幾個北京的院士,當時他們就在說自己上大學的時候,讀的一本教材就是川大數學系編的《高等數學》,當時他們說這本書編得真好。我就想起來自己在讀大學的時候學的《結構化學》這本教材,就是川大原子與分子物理研究所朱正和老師編的,當時的影響不知道有多大、影響了多少人,所以編好研究生教材很重要。
三是要加強研究生生活與待遇有明顯改善,特別是要進一步加大力度改善博士生待遇,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吸引優(yōu)秀的博士生生源
我聽說,現在我們碩士生的待遇在全國重點高校中是可以的、屬于上等水平,而我們博士生的待遇在全國高校中是低于平均水平的,這樣我們招生就很吃虧。
我們都知道,博士生這個年齡段的實際問題多,可能剛剛結婚或準備結婚,如果我們不能解決他們在生活上的實際困難,這些學生怎么能靜下心來做四、五年的研究呢?
所以我們要進一步完善補助分攤機制,一定要把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的待遇提高上去,至少要走到中西部高校的前面去,目前的中等偏下的水平肯定是不行的。
其實我們每個人一輩子只有兩個階段是最能通過逼一下就出成果的,一個是要拿博士學位,他肯定是要拼了老命的,另一個就是要評正教授,他肯定也是要拼命去整的,過了這兩關原則上你就管不住了,他基本上就可以放飛自我了。所以在博士階段,我們要盡力把他們的待遇、住宿條件等等改善好。
四是要進一步加強學術道德與學風建設,一定要嚴格學術規(guī)范、嚴謹學術作風、嚴守學術道德,做真科研、真學問、真貢獻。
總體來說,我們要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核心就是要“兩個嚴格”守底線,“三個狠抓”沖高線,“四個加強”抬中線
各位老師,川大研究生教育的基礎是非常好的,我們完全可能做得更好。我們說沒有差的學生,也沒有差的老師,只有差的管理。只要我們都追求一流、追求卓越、追求真學問,川大就一定能源源不斷地為國家和社會培養(yǎng)出一批批優(yōu)秀的研究生。
謝謝大家!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菜菜歐尼醬,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2/22/62f1846779/

(0)

相關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长县| 荆州市| 堆龙德庆县| 泰州市| 大安市| 甘泉县| 靖远县| 宿松县| 望城县| 新兴县| 犍为县| 石嘴山市| 遂溪县| 惠水县| 米脂县| 宜兰县| 大兴区| 大化| 云林县| 乌苏市| 新巴尔虎左旗| 泽普县| 措美县| 乃东县| 沂水县| 湖口县| 嘉祥县| 亳州市| 开原市| 台南县| 十堰市| 通州市| 房产| 类乌齐县| 宝兴县| 淄博市| 阳城县| 台江县| 伊川县| 敦化市| 内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