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鋰金屬負極的全固態電池(ASSB)有望成為實現高能量密度的最有前途的儲能系統之一。然而,鋰金屬負極與固態電解質(SSE)之間的界面不穩定性限制了全固態電池的速率能力和循環穩定性。
在此,山東大學王儒濤團隊通過在熔融鋰金屬中加入Ag2O,制備了一種由鋰銀合金和鋰氧化物組成的復合鋰負極(LAO)。鋰銀合金可作為導電網絡,確保 LAO 內電子的快速傳輸,并增強鋰的體擴散。SEI 層中的常見成分 Li2O 可以傳導 Li+,以彌補高鋰離子含量時 Li-Ag 合金擴散速率的不足。此外,Li2O 的存在還能延緩鋰枝晶的生長,提高界面穩定性。
弛豫時間分布(DRT)分析進一步證明,LAO/Li6PS5Cl(LPSC)界面上的空洞形成和枝晶生長可以受到抑制。LAO 合金的臨界電流密度(CCD) 高達1.5 mA cm-2,比純鋰高出近四倍。此外,在對稱Li/LPSC/鋰電池中,LAO 在 1 mA cm-2 的條件下可穩定循環 1000 小時以上,采用 LAO 負極的 ASSB 可在 5 C 溫度下工作 4000 次以上而不會發生短路。
圖1. 制備及結構表征
總之,該工作展示了一種簡便且可擴展的策略,即通過在熔融鋰金屬中添加Ag2O納米粉體來提高鋰從塊體向Li/SSE界面的擴散速率。鋰銀合金和鋰氧化物的形成大大降低了界面阻力,并提高了鋰的傳輸動力學。得益于復合鋰負極表面和主體鋰擴散動力學的改善,對稱電池可在1 mA cm-2下循環1000小時以上,過電位低至40 mV,CCD大于1.5 mA cm-2。
DRT分析表明,與鋰金屬負極相比,即使在10 mA cm-2的條件下,Li+/Li原子也能通過部分脫鈦的鋰銀合金和Li2O從LAO電極的主體轉移到電解質表面,從而穩定Li/SSE界面。LAO||LCO ASSB在0.2 C時的比容量為117.5 mAh g-1,在5 C以上具有高倍率能力,長期穩定循環次數超過4000?次,容量保持值為89.7%??傊?,該工作在鋰金屬電極內部構建離子傳輸通道是提高ASSB倍率能力和循環穩定性的一種潛在而有效的解決方案。
圖2. 電池性能
Robust All-Solid-Stat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Enabled by a Composite Lithium Anode with Improved Bulk Li Diffusion Kinetics Properties,ACS Nano 2023 DOI: 10.1021/acsnano.3c09853
原創文章,作者:wdl,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2/25/667fafda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