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丨麥可思研究整理自澎湃新聞、中國科學報、知識分子、麥可思研究等
近日,哈爾濱工業大學微信公眾號發文宣布:學校決定自2023年8月28日(星期一)8:00起,校園全面開放。

文中明確,校園參觀來訪,不需要預約、不限名額。入校時間為8:30至16:30,參觀人員須于當日19:00前離校。參觀人員持身份證、護照等有效身份證件從指定校門出入。此外學校的博物館、航天館也對外開放(團隊參觀需預約)。參觀人員在校園內可乘坐校園小巴進行參觀。
公告發出后引得網友紛紛點贊,目前閱讀量已超過10萬+。

自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后,關于大學校園開放的討論不斷,央視網、光明日報、南方周末等多家媒體曾就此話題發文,呼吁大學開放對外參觀。隨后全國多所高校在疫情后首次恢復對外開放。特別是在暑假期間,對外開放參觀的高校數量進一步增多。目前暑期即將結束,但大學校園并未就此關閉。
近日清華大學發布《關于繼續開放校園參觀的公告》,其中提到2023年清華大學暑期校園對外開放參觀于8月6日(周日)結束。為滿足社會公眾需求,自8月7日開始,周末和法定節假日將繼續開放校園參觀,寒暑假開放安排另行公告。?
北京大學也發文稱,2023年暑期的預約參觀定于8月14日結束,校園參觀預約通道于8月6日24時關閉。8月30日開學后,法定節假日、雙休日期間,學校將按原計劃,繼續開放校園參觀。
據報道,復旦大學5月已面向公眾開放,包括邯鄲校區、江灣校區、楓林校區和張江校區。非復旦本校人員來到校門口后,可以掃描二維碼,進入“復旦信息辦”公眾號,登記訪客基本信息后刷身份證或隨申碼入校。校外人員進校時間為早上六點到晚上十點。此外,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也已經對公眾開放。
但目前像前文提到的哈工大一樣,面向公眾“無需登記、不限名額、不限周末”的“無門檻”開放的高校并非主流,仍有不少高校目前未對公眾開放,被允準出入者除了師生外,多是師生親友、本校校友。
此前因為入校困難,一些二手交易平臺上開始售賣部分高校的“入校門票”,引發了諸多亂象。大學校園開放這一話題再次引起熱議。
高校校園是否應該開放?這一問題其實已在國內外引發過多輪討論。一些高校主張“不設圍墻”,例如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德國萊比錫大學、美國哈佛大學等采取“無墻”設計,日本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等則修建為“無門”大學。
國內也有一批高校在探索“不設圍墻”。今年3月華東政法大學百年校園融入濱河公共空間,萬航渡路一側的籬柵陸續撤下,大學圍墻不再。
2022年上海音樂學院將沿淮海中路數百米長的學校圍墻拆除。即將啟用的浙江大學“一帶一路”國際醫學院校園不設圍墻,對城市開放共享。2019年,西安交通大學啟用的新校區也沒有設計圍墻。
此外,湖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深圳技術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等也是沒有圍墻的大學。
校園開放面臨最主要的問題是管理不便及安全隱患。學校該如何面對?據了解,西交利物浦大學采取了道路交通開放模式,采用鋪裝、石墩等方式引導市民主要以步行通行,同時適當把外圍機動車道共享給公眾;同時,該校完全開放廣場和公共綠地,向市民分區域開放運動場;在文化服務設施方面,西交利物浦大學無條件向周邊市民開放食堂、地下超市和部分體育場,圖書館需申請登記才能使用,教學樓及自習室則全封閉管理,設專人管理。
對于可能帶來的校園安全隱患,西交利物浦大學采取了幾種手段:設置減速坡、慢行警示牌來控制外來車輛的速度;增加保護環境宣傳欄,?對破壞環境人員進行批評教育;每棟公教樓在一層均配有24h管理人員,?加強安全保衛措施。
國外一些不設圍墻大學的管理措施同樣值得參考。為保障穿梭于校園各區域的師生安全,國外一大學將應對措施分為兩類:一是加強在校師生的安全意識,從主觀安全意識入手降低危險事件發生概率;二是保障校警工作的專業性,揪出對師生和公眾造成危害的恐怖分子。
國外有大學在校園設多個報警柱,一旦學生感到有人尾隨或懷疑周圍情況不安全,馬上到最近的報警柱按響警鈴,校警會迅速趕到。還有大學將校警工作劃為“現場服務”和“支持服務”。“現場服務”校警主要負責校園巡邏、校園自行車管理、騎警組織管理及警務溝通;“支持服務”校警其職責是給其他部門安保協調的幫助,如公共安全教育活動、安保隱患信息記錄等后勤類工作……
“物理空間的開放只是大學開放的表象或結果,而非最核心內容。”北京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特別副研究員王青指出。他認為真正的大學開放應該是大學不再壟斷知識的生產權、評估權,而是與外界共同創造知識;大學與社區是對等、互惠的開放關系,雙方互有責權。
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曾公開回應稱,“希望校園沒有圍墻不只是物理上的無圍墻,更希望學術無圍墻。”
首都師范大學教育政策與法律研究院副院長蔣建華在接受媒體報道時曾表示,大學研究的學問、大學培養的人才必須對接和服務社會需求,且不少地方大學是城市的文化中心,這要求大學向社會開放辦學。“大學不僅要打開校門,一些人文社科領域的論壇、講座活動等也應在一定條件下面向社會開放。只有這樣,大學才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功能和作用。”蔣建華說。
原創文章,作者:菜菜歐尼醬,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2/28/8754051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