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O2通過人工光合作用將H2O和O2轉化為H2O2被認為是一個環境友善的策略來取代傳統的H2O2生產途徑。該過程原則上涉及兩個半反應: O2的雙電子還原(O2+2H++2e?→H2O2,0.68 VRHE)和H2O的氧化(2H2O→H2O2+2H++2e?,1.78 VRHE)。目前,許多光催化劑已被開發耦合氧氣還原和水氧化生成H2O2。然而,大多數光催化劑具有可見光吸收弱、帶隙不匹配、電子-空穴對快速復合和產生的H2O2分解等缺點。在這種情況下,引入犧牲劑被認為是消耗額外光生空穴和促進電荷分離的流行策略。然而,犧牲劑的加入不僅增加了成本,而且影響了揭示機理和評價本征催化效率。因此,開發可見光敏感的光催化劑以在無犧牲劑的情況下合成H2O2具有重要意義。近日,廈門大學黃小青、韓佳甲和廣東工業大學徐勇等合成了具有S空位的超薄ZnIn2S4納米片(Sv-ZIS)以通過O2/H2O氧化還原高效合成H2O2。實驗結果和理論計算表明,ZIS中的Sv能夠促進光生電子和空穴的分離,從而提高H2O2的產率;并且,Sv在ZIS的內層形成時,可以強烈改變ZIS的配位結構,調節催化劑對中間體的吸附強度,避免反應過程中H2O2過度氧化為O2,從而促進O2還原反應和雙電子H2O氧化反應,實現超高的H2O2產率。因此,在沒有犧牲劑的情況下,最優的Sv-ZIS催化劑在可見光照射下表現出1706.4 μmol g?1 h?1的H2O2產率,是ZIS (59.4 μmol g?1 h?1)的29倍,并且顯著超過了以前報道的大多數光催化劑。值得注意的是,該催化劑在420 nm處的表觀量子效率(AOY)高達9.9%,太陽能-化學能的轉換效率達到0.81%。同時,Sv-ZIS在經過三個循環反應后活性略有下降,反應后材料的形貌和結構基本保留。此外,在環境條件下利用Sv-ZIS光催化H2O2光合作用,150天后H2O2產率仍保持穩定。綜上,該項工作本提供了一種通過O2還原和H2O氧化分離ZIS中光生電子和空穴的簡便方法,這有望推進太陽能電池催化劑設計的進一步發展。Defective ZnIn2S4 nanosheets for visible-light and sacrificial-agent-free H2O2 photosynthesis via O2/H2O redox.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23. DOI: 10.1021/jacs.3c10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