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成年小嫩xb,嫰bbb槡bbbb槡bbbb,免费无人区码卡密,成全高清mv电影免费观看

【DFT+實驗】廈大熊海峰/福大林森:羥基和Rh單原子之間的距離決定Rh?/CeO?催化劑在CO氧化中的活性

【DFT+實驗】廈大熊海峰/福大林森:羥基和Rh單原子之間的距離決定Rh?/CeO?催化劑在CO氧化中的活性

背景介紹

單原子催化劑(SAC)因其在化學反應中的高原子利用效率和獨特的催化性能而受到廣泛研究。另一方面,單原子催化被認為是連接多相催化和均相催化的橋梁,值得進一步研究。最近,人們開發了各種制備金屬SAC的方法,并在不同的催化反應中進行了測試。研究發現,金屬單原子的局部環境和配位結構往往決定其催化性能。然而,由于大部分載體存在表面缺陷或羥基等官能團,金屬單原子的局部環境和配位結構在多相催化中明確性和均一性沒有得到很好的理解。

研究方法

CO氧化反應是研究多相催化中催化劑化學環境與催化性能之間構-效關系的重要模型探針反應。為了研究化學環境與金屬單原子催化劑性能之間的關系,我們通過調整CeO2的形貌(棒狀和立方體),設計了暴露不同主晶面(111和100)的CeO2材料。然后利用原子捕獲法將Rh單原子捕獲到CeO2的不同晶面,形成結構明確的Rh1/r-CeO2和Rh1/c-CeO2催化劑。同時,我們以CO氧化為模型反應并結合原位DRIFTS和DFT計算研究了不同CeO2晶面上Rh單原子配位環境、反應中間體、構-效關系和反應機理等。

成果簡介

我們在兩種不同形態的CeO2載體(棒狀和立方體)上制備了0.5Rh1/r-CeO2和0.5Rh1/c-CeO2單原子催化劑。高分辨率電子顯微鏡、原位紅外光譜和XPS等表征方法證實,在0.5Rh1/r-CeO2催化劑中,Rh單原子(Rh1)主要分布在CeO2(111)晶面上,而在0.5Rh1/c-CeO2催化劑上,Rh1主要分布在CeO2(100)晶面上。不同的CeO2晶面具有不同的缺陷含量和表面OH基團,這影響了CO氧化中Rh1在兩個CeO2上的局部環境。通過活性測試,0.5Rh1/r-CeO2的CO氧化活性遠高于0.5Rh1/c-CeO2,前者在120 ℃時可以實現完全的CO氧化。通過原位CO-DRIFTS表征,我們發現了一種高活性和長時間穩定的中間體物種Rh1(OH)adjacentCO,其中OH靠近Rh單原子。OH和Rh單原子之間的接近程度調節了Rh1/CeO2SAC在CO氧化中的催化活性,因為活性中間體Rh1(OH)adjacentCO的形成取決于OH基團的位置。此外,DFT計算表明,涉及Rh1(OH)adjacentCO物種的反應途徑是CO氧化反應的有效途徑。這項工作表明,金屬單原子和羥基之間的接近程度可以決定活性中間體的形成,進而影響催化性能。

圖文導讀

【DFT+實驗】廈大熊海峰/福大林森:羥基和Rh單原子之間的距離決定Rh?/CeO?催化劑在CO氧化中的活性

圖1 0.5Rh1/r-CeO2和0.5Rh1/c-CeO2催化劑的代表性AC-HADDF-STEM圖像,顯示了0.5Rh1/r-CeO2和0.5Rh1/c-CeO2催化劑上的形態、尺寸、暴露的晶面和單原子Rh的分布。

【DFT+實驗】廈大熊海峰/福大林森:羥基和Rh單原子之間的距離決定Rh?/CeO?催化劑在CO氧化中的活性

圖2 0.5Rh1/r-CeO2和0.5Rh1/c-CeO2催化劑的CO氧化活性測試。

【DFT+實驗】廈大熊海峰/福大林森:羥基和Rh單原子之間的距離決定Rh?/CeO?催化劑在CO氧化中的活性

圖3 0.5Rh1/r-CeO2和0.5Rh1/c-CeO2催化劑在不同溫度(27、50、100、200、300 ℃)下CO氧化的原位CO-DRIFTS光譜。

【DFT+實驗】廈大熊海峰/福大林森:羥基和Rh單原子之間的距離決定Rh?/CeO?催化劑在CO氧化中的活性

圖4 DFT計算位于CeO2(111)臺階邊緣的Rh1單原子上CO氧化的反應路徑以及關鍵中間體和過渡態的結構。紅色(表面O)、黃色(Ce)、藍色(Rh)、白色(H)、灰色(C)、粉色(不穩定O)。亞表面原子由較小的球體表示。

作者簡介

第一作者:吳丹楓,廈門大學2022級能源化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南強優博計劃)。

周書云,福州大學2022級物理化學專業碩士研究生。

?

通訊作者:熊海峰,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

林森,福州大學化學學院教授。

?

熊海峰課題組

研究方向: Single atom catalysis, Advanced electron microscopy, Natural gas conversion, Syngas Conversion, Shaped materials

課題組網址:https://xionglab.xmu.edu.cn

?

林森課題組

研究方向:表界面催化反應機理和動力學機制的理論研究。

課題組網址:https://www.x-mol.com/groups/Sen_Lin

文章信息

Wu D, Zhou S, Du C, et al. The proximity between hydroxyl and single atom determines the catalytic reactivity of Rh1/CeO2 single-atom catalysts. Nano Research, 2023, https://doi.org/10.1007/s12274-023-6333-3.

原創文章,作者:計算搬磚工程師,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4/01/02/76b913cf7d/

(0)

相關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水县| 新安县| 讷河市| 隆昌县| 泰宁县| 松原市| 沁水县| 龙游县| 云梦县| 陇川县| 唐山市| 桦甸市| 黄山市| 上蔡县| 德庆县| 崇礼县| 永清县| 博湖县| 且末县| 都匀市| 武功县| 南木林县| 石景山区| 琼海市| 九龙坡区| 高碑店市| 溧阳市| 鄂伦春自治旗| 广安市| 从江县| 宜良县| 壤塘县| 涿鹿县| 广宁县| 遵化市| 蒙山县| 临沂市| 盐城市| 道孚县| 沧州市| 阳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