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旋/張博威Nature子刊:原位ATR-SEIRAS起大作用,揭示Cu單原子催化劑的結構-穩定性關系 2024年1月7日 下午8:33 ? T, 頂刊 ? 閱讀 51 通過電化學還原CO2反應(CO2RR)將CO2轉化為高附加值的化學品和燃料,對于減少CO2排放和實現碳循環具有重要意義。在過去的幾十年里,人們致力于開發高活性的CO2RR催化劑。由于理論上的最大利用效率,單原子催化劑(SACs)在CO2RR反應中顯示出巨大的潛力。其中,具有獨特配位結構的單活性位點(M-N4)能夠降低形成中間體*COOH的活化能,并且由于*CO中間體在高度分散的金屬位點上的低覆蓋率,C-C偶聯被大大抑制,從而導致C1產物的優越選擇性。 盡管人們對SACs的構效關系進行了廣泛的探索,但對其在CO2RR過程中的結構-穩定性關系仍缺乏相應的研究。因此,了解和控制SAC的穩定性,對于優化整體CO2RR性能至關重要。 基于此,華中科技大學楊旋和華東理工大學張博威等將Cu單位點分別錨定在氮化碳、酞菁、氮摻雜碳基體和氮硫修飾碳載體上(Cu/C3N4,CuPc,Cu-NC和Cu-SNC),并利用原位衰減全反射表面增強紅外吸收光譜(ATR-SEIRAS)來監測CO2RR期間幾個Cu SAC的重建過程。 實驗結果表明,Cu單位點轉化為納米粒子的速率與外加電位密切相關,在低電位時速率急劇增加;在?1.2 VRHE下金屬Cu位點的形成速率比在?0.6 VRHE下高約2個數量級。同時,Cu SAC的穩定性與Cu位點和催化劑載體之間的親和力密切相關,強相互作用導致高穩定性。 在四種不同類型的Cu SAC催化劑中,Cu/C3N4催化劑的穩定性最差,在?1.2 V下反應20 min后,重構效果明顯。SEIRAS結果表明,Cu/C3N4催化劑在?1.2 V下的Cu位點析出速率為1.35×10?3 min?1;同時,CuPc和Cu-NC催化劑在?1.2 V下電解60 min和165 min后出現重構現象,析出速率分別為6.87×10?4 min?1和2.97×10?4 min?1。在?1.2 V的CO2RR中,Cu-SNC催化劑的析出速率為1.18×10?4 min?1。 值得注意的是,CO2RR過程中,在Cu SAC轉化為Cu納米粒子之前,沒有C2+產物產生。結合實驗和理論計算結果,Cu-SACs的穩定性依賴于Cu-X位點(X指C、N、S等)的形成能,可以通過控制Cu位點的配位以及載體與Cu位點之間的親和力來調控Cu-SACs的穩定性。總的來說,該項工作展示了原位ATR-SEIRAS在CO2還原反應過程中定量監測催化劑結構演化的成功應用,為理解催化劑結構-穩定性關系以及通過調控催化劑的配位環境來提高催化劑穩定性提供了新的途徑。 Elucidating the structure-stability relationship of Cu single-atom catalysts using operando surface-enhanced 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3. DOI: 10.1038/s41467-023-44078-1 原創文章,作者:wdl,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4/01/07/e38bf43c6d/ 催化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哈工大王曉軍J. Magnes. Alloys: 通過氣-液反應將CO2直接轉化為石墨烯 2023年10月13日 中科大余彥團隊,最新AM! 2023年12月12日 上海交大王久林Advanced Materials.高可逆鋅負極結合安全有機電解液助力電池長壽命 2023年11月10日 蘭大潘多強Appl. Catal. B.: gC3N4/LaFeO3用于高效光催化還原U(VI) 2023年10月12日 鞏金龍/趙志堅Angew: 機器學習+DFT探究銅鋅催化劑的CO2ER活性位點 2023年10月14日 郭少軍教授,第49篇AM! 2023年10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