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985博士生的告白:導師,我真的不愛科研!! 2024年1月11日 下午5:21 ? 話題 ? 閱讀 2 來源丨科學網(wǎng),作者廈門大學在讀博士生(2014年資料顯示)林楷強 本文主要從自己作為一個博士僧的角度,就所讀所見所聞所想談一談學生為何不愛科研這個問題。 我們國家似乎已經(jīng)步入了所謂的“科研強國”,但是始終我都不太敢相信,因為從我角度看,我們或許只能算是“科研民工大國”。 其實眾位研究僧博士僧們早已自詡科研民工。 為什么說只能算科研民工大國呢? 因為在第一線做研究的人,終是不愛科研。不愛科研的人又怎能做得出探究自然,探究科學未知的事情呢?(“實驗做不出來?嘿嘿,師兄告訴你真相!”) 打個比方來解釋為什么。就像你不愛一位女子,你又怎會去全面了解她,又怎會記住她的每句話,然后在心中不斷翻滾,總結(jié)分析得到她的性格特點愛好取向? 科研便是這位女子,充滿了未知,若你不愛,是始終不能從她的一顰一笑一言一行總結(jié)分析出她的想法的,無法看出端倪的你終究逃不過一張好人卡。即便是父母大人導師大人說她是個好女生、好體系,你一定要追,”就是她了”。 而你呢,卻半點興趣提不起來,結(jié)果只會是相個親見個面,走走過場,最好的情況就是發(fā)現(xiàn)有哥們兒已經(jīng)試著追過了解過了:比如發(fā)現(xiàn)她喜歡花! 于是你買了各種花送她,終于發(fā)現(xiàn)了她喜歡的是紫色的花!而愛她的人,早已從她路過花店時眼睛停留在不同花草上的時間了解到:她最愛薰衣草! 回到問題:學生為何終不愛科研?我的問題并不是”學生為何不愛科研”,因為這個問題太難,夠好幾篇博士畢業(yè)論文了,感覺本人即便延期也是完成不了這個課題。 我的意思是那些剛開始其實是感興趣、喜歡甚至愛的人,為何不能堅持下去,為何終不愛?這個問題為何重要?因為事實上很多課題組靠著名聲與篩選已經(jīng)能收入很多對科研有極大熱情的苗子們了,而當這些苗子們走出實驗室時,他們身上的熱情卻已蕩然無存,為什么? 作為科學的基地,教育、研究的場所,不應(yīng)該是培養(yǎng)學生的科研熱情、引導更多更優(yōu)秀的年輕人走向科學的殿堂?為何卻是淪為了一個學術(shù)熱情的榨場、茫然青年的產(chǎn)所?難道不值得反思么? 這些問題從我還是本科時代已經(jīng)開始思索,當然,這確實是在抱怨我們的大學、我們的教育、我們的科研風氣。但我們是搞研究的人,要提出自己的觀點建議,探討解決問題的嘛。以下是我從我作為學生的角度分析得到的幾個原因(重要性按排序依次): 1 學生聽話,順導師而非順心。(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我們學生就像封建時代的青年男女一樣,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仍然是導師定研究體系,似乎我們的學生卻不曾敢違背或當面質(zhì)疑,即便你真的覺得這個體系不適合你、覺得它重要、不感興趣、只是個坑。 不曾敢說出一句”不,經(jīng)過一個月的接觸,感覺我不喜歡她。”于是,學生做著自己不喜歡的體系,在她面前強顏歡笑,希望運氣好得足以博得一點好感。學生太過聽話,順導師而非順心,結(jié)局自是累覺不愛。 當然有許多極優(yōu)秀的學生控制力極強,攻堅克難,在導師看來已是未來之星、前途光明,可惜結(jié)局還是一樣,學生累覺不愛逃離科研(例子不少心知肚明便好)。 不過,我的意思并非學生總是跟導師提換課題,最好的學生是應(yīng)該能夠說出”我已經(jīng)有心上人了,希望你能夠放我去追求她。” 而我相信只要是一個好導師,應(yīng)該不會有多封建,他經(jīng)歷過多少風風雨雨,還是懂得分辨你的心上人是不是一個好體系、好方向,他會跟你討論、辯駁,讓你真正了解你的心上人究竟適不適合你。 相反,學生對課題不感興趣,而導師感興趣,如果她真的足夠優(yōu)秀足夠好,相信大多只是導師跟學生之間的一些認識隔閡。 學生應(yīng)該跟導師提,而導師須給予學生足夠清楚的解釋為何她這么吸引他,相信天下男的所喜歡的女子都差不到哪里去:臉蛋好、身材好、性格溫柔體貼……只要取向相差不是太大,學生會被打動的。 其實對科學熱愛到一定程度的學生總是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真愛的,那為何還是會走向逃離? 2 缺少成就感,懷疑自我。 很多極具潛質(zhì)的學生喜歡熱愛自己所研究的體系,但最終卻是一個逃離科研的結(jié)局,這是為何?因為在科研過程中從未獲得成就感,于是懷疑自我,選擇逃避。這個責任我認為很大程度上在于導師,有兩種可能情況。 一、很多導師給學生介紹的第一個對象就太過高貴冷艷。 這樣就會造成一種結(jié)局:學生作為男性的征服欲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挫傷,造成了一種幻覺”我不行,我沒能力”。于是,就不想再去追求XX了。 我認為,在起步階段導師應(yīng)當給學生相對容易的體系,當他擁有了自信心且培養(yǎng)了能力,又滋長了征服欲,這時上路翻高山,自是底氣十足步履有勁。 二、導師在學生的困難時刻落井下石。 學生已經(jīng)感覺自己不行沒能力,導師非但不給學生鼓勵,還給予冷嘲熱諷:”你不行么? 有一次偉哥發(fā)明人穆拉德來我們學校做報告,去聽聽。”缺少成就感,懷疑自我,我認為是讓熱愛科學的學生卻最終逃離學術(shù)的主要原因。 其實我們最重視、最聽得進去的無非是朋友們、身邊的人的看法,隊友們會鼓勵你嗎? 3 不打算從事科研的人數(shù)比例過大。(隊友愛錢程,我也愛啊!) 按我了解,目前的社會風氣(我就依父老鄉(xiāng)親們的理解當做社會風氣了):不覺得搞學術(shù)搞科研的有多值得尊敬,但印象只有兩個字:呆、窮。 多可悲啊!高考報考的時候大多父母都不希望孩子報考物理啊、化學啊、數(shù)學啊、生物啊什么的,以后做什么都不知道,搞學術(shù)變書呆子了,報考金融啊、會計啊、通信啊、醫(yī)學啊,以后出來就知道干什么,多實在。 當然了,可能只是我們山村小民見地,不過可惜中國大多都是山村小民,于是那些熱愛科學的懵懂好孩子們被扼殺在大學門前。于是這種風氣下,熱愛學術(shù)的本并不多,而真正走到科研面前的更是少之又少(望導師們珍惜啊!)。 咦,不是我物理、化學專業(yè)的學生也很多嗎?其實查一查每年的物理、化學、數(shù)學等那些比較學術(shù)的學科學生中調(diào)劑學生所占比例,你就知道情況啦。而研究生呢,許多只不過已經(jīng)上了賊船,不得不往前開啊。 總而言之,由于基數(shù)在那兒,隊友們大都是那些只是為了一紙文憑,或許有些為了鍛煉能力的,他們像父老鄉(xiāng)親們一樣現(xiàn)實,愛錢程,不愛真理。 有他們在,在你傷心難過時,隊友們,師兄們,師姐們會告訴你:”別傻了,能畢業(yè)就行了。”“老板又不會不放你走。”“找工作吧少年,做不出來做出來又沒差。搞科研沒錢途的。”“沒事兒的,走,回去搞幾局,明天沒準你就能反殺。” 綜上所述,本文從一個博士僧的角度就”學生為何終不愛科研”這個問題進行了幾個方面的討論闡述,提出了三個可能比較重要的原因,在將來可能會對”讓每一位做科研的學生都熱愛科研”這個遠大目標提供”重要”的幫助。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菜菜歐尼醬,如若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4/01/11/38581a9fd0/ 話題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guān)推薦 國家杰青!原211副校長,履新! 2023年12月14日 知網(wǎng)大幅降價!降幅分別達50%和62%! 2023年10月30日 放寬青基申報年齡限制?基金委回應(yīng)! 2023年11月30日 光明日報: 全國博士畢業(yè)生起薪14823/月, 碩士10113!高校青椒你們達標了嗎? 2023年10月14日 最新!基金委發(fā)布2023年首批杰青優(yōu)青評審專家名單! 2023年6月29日 自然指數(shù):中國科研產(chǎn)出增速遠超美德英日 2023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