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SP文獻解讀】?Adv. Sci.:表面配位相互作用誘導的有效長余輝放大 2024年1月20日 下午12:53 ? 計算 ? 閱讀 40 長余輝發光(LPL)材料由于其廣泛的應用和優異的余輝性能而引起了廣泛的研究興趣,但是紅色LPL材料的性能落后于綠色和藍色材料,因此探索新型紅色LPL材料至關重要。 基于此,重慶理工大學楊朝龍教授等人報道了一種簡單可行的有機-無機雜化策略,其中有機配體1, 3, 6, 8-四(4-羧基苯基)芘(TCPP)通過一步法配位到紅色長久性熒光粉Sr0.75Ca0.25S: Eu2+(R)表面。測試發現,R的初始余輝強度和亮度分別增加了兩倍和一倍,余輝持續時間從9分鐘延長到17分鐘。此外,將R@TCPP與高密度聚乙烯(HDPE)混合制備高柔性薄膜,制成聲控余輝燈。 VASP解讀 通過DFT計算發現,三種有機配體的S1垂直激發能分別為3.14、3.17和3.90 eV,S1-T1能隙分別為1.24、1.37和1.46 eV,TCPP的自旋軌道耦合(SOC)常數顯著高于PTTA和26NC。在紫外光激發下,TCPP、PTTA和26NC的光產生的單重態激子可在低于10-ps的時間尺度上通過系統間交叉(ISC)以統一的效率轉化為三重態激子。TCPP具有較低的S1垂直激發能、較低的S1-T1能隙和較大的SOC常數,具有較高的三重態激子生成效率。 TCPP的T1能級與Eu2+發射軌道能級之間的最小能級差不僅能有效地產生三重態,而且有利于TET,導致R的顯著余輝增強。26NC中三重態激子產生的效率不夠高,T1能級與Eu2+發射軌道能級之間的能量差可能會阻礙TET過程。因此,26NC吸收的能量不能有效地傳遞給R;26NC與R的配位相互作用影響光吸收能力和余輝性能,導致R@26NC 100: 1的磷光強度甚至低于R。總之,R@TCPP 100: 1的余輝過程受到TET和捕集器效應的協同作用。 Effective Long Afterglow Amplification Induced by Surface Coordination Interaction. Adv. Sci., 2023, DOI: https://doi.org/10.1002/advs.202306942. 原創文章,作者:計算搬磚工程師,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4/01/20/584f7d1dbb/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這屆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化學只考了20分!!! 2023年10月9日 Nat Synth:朱為宏/Andrew Cooper/李小波團隊開發高通量自動篩選融合渦流強化流動合成納米光催化劑新平臺 2024年3月10日 ?2000 次,91%!南工大/蘭大,聯合發表AFM! 2025年2月19日 【純計算】Inorg. Chem. Front.:二維導電金屬-有機框架作為析氧和還原反應的高效電催化劑 2023年11月24日 【純計算】ACS Catalysis:揭示雙原子催化劑上CO2RR中難以發生C-C偶聯的原因 2023年10月26日 【DFT+實驗】『質子儲能』東北大學孫宏濱教授Small:構建低成本的水系二次電池有機正極,揭示吡嗪能量存儲單元的質子儲能機理 2024年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