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禮知/么艷彩/顧向奎Nature子刊:氧空位誘導Fe和Ni同時自旋極化,實現高效電還原NO3?制NH3 2024年1月22日 下午5:05 ? T, 未全平臺發布, 頂刊 ? 閱讀 169 選擇性電還原NO3?為NH3(NITRR)為緩解能源和環境危機提供了一條有前景的途徑。一般來說,NITRR反應起始于硝酸鹽(*NO3)在電極上的吸附,隨后NO3?連續脫氧為亞硝酸鹽(*NO2)和一氧化氮(*NO)。*NO接下來會氫化成帶有自旋態轉變的*NHO/*NOH物種。最后,氫化物種再逐步氫化為羥胺(*NH2OH)和*NH目標產物。已有研究表明,NO3?的吸附和*NO的加氫是快速催化的關鍵,因此增強NO3?的吸附和/或加速*NO的加氫是提高NITRR活性的有效途徑。 目前,通過電極表面修飾、雜原子摻雜和合金化等方法增強NO3?吸附已被廣泛報道。但通過適當操縱電催化劑的自旋狀態來加速自旋轉換相關的*NO加氫很少被研究,這阻礙了NO3?向NH3的轉化。因此,迫切需要設計先進的自旋極化電催化劑,以提高自旋相關的電子轉移,從而獲得更高的硝基還原反應速率。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張禮知、么艷彩和武漢大學顧向奎等通過控制整體Ti電極固有表面氧化層的氧空位,制備出自旋極化的Fe1-Ti電極,并且該電極可以產生非常高的NITRR反應活性。具體而言,Fe原子被固定在泡沫Ti固有表面氧化層上,TiO2表面的氧空位可以觸發Fe原子與相鄰Ti原子的同步自旋極化。 所設計的自旋極化Fe1-Ti對在?0.4 VRHE下表現出高達95.2%的NH3法拉第效率效率和272000 μg h-1 mgFe-1的NH3產率,遠遠優于具有自旋抑制的Fe1-Ti對(51000 μg h-1 mgFe-1)電極和大多數文獻報道的NITRR電催化劑。更重要的是,在H型電解池中,該自旋電極在連續電解的20個循環中(?0.4 VRHE)的活性和產物選擇性保持穩定,且反應后材料幾乎未發生形貌和結構變化,表現出長期耐用性和實際應用的潛力。 理論計算結果顯示,在沒有OV的Fe1-Ti (SD-Fe1-Ti)中,只有Fe原子自旋極化相比;在引入OV后(SP-Fe1-Ti),Ti原子費米能級(EF)附近出現未配對的dyz,dxy和dz2態,表明Fe原子相鄰的Ti原子經歷了從非自旋極化到自旋極化的自旋態轉變。在*NHO吸附后,SP-Fe1-Ti上Ti原子EF附近的dz2自旋態消失,表明Ti原子的未配對自旋電子注入*NHO;類似地,Fe的dz2態中的未配對自旋電子也可以部分注入*NHO,增強來自Fe-Ti自旋對的電子轉移以進一步穩定*NHO。 此外,SP-Fe1-Ti的Fe和Ti位點上*H吸附的自由能遠低于NO3?的吸附自由能,表明自旋極化Fe1-Ti對上的析氫反應(HER)被抑制,有利于提高法拉第效率。綜上,自旋極化的Fe1-Ti對能有效地促進NO3?還原為*NO,并穩定*NO和*NHO中間體,同時抑制HER,進而促進后續的*NO加氫反應,使得SP-Fe1-Ti電極對NITRR反應具有較高的活性和選擇性。 Spin polarized Fe1?Ti pairs for highly efficient electroreduction nitrate to ammonia.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4. DOI: 10.1038/s41467-023-44469-4 原創文章,作者:wdl,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4/01/22/15693808f9/ 催化 贊 (1)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他,手握多篇Nature/Science,計算領域大神,新發JACS!解鎖氧化鋁催化CF4分解新機制! 2024年12月16日 ?Angew:高熵鋰硫銀鍺礦固態電解質助力穩定全固態電池 2023年11月18日 鄭州大學付永柱/李翔團隊,唯一通訊單位新發Nature子刊! 2024年6月5日 湖南大學Angew:低溫O2等離子體蝕刻,制備富缺陷的五元高熵氧化物納米片! 2023年10月14日 瑞士EMPA最新AFM: 高功率鈉金屬氯化物電池的合理正極設計 2023年10月26日 AEM:寬溫域(-10至60 °C)、高倍率(50C)、長壽命(1000圈)新型負極 2023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