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明年中科院分區或將現重大變革! 2024年1月26日 上午11:58 ? 話題 ? 閱讀 9 來源丨學之策←關注Ta 2月21日,學術界影響力很大的公眾號“知識分子”發表了一篇文章:“中科院期刊分區表出爐,“照顧”國產期刊,能幫助中國多出幾本頂刊嗎?” 對于中科院分區,該文主要指出了兩個問題: 1、評價體系不透明。即所謂“期刊超越指數”的計算普通人難以復現,而且也并未公布各期刊的具體數值。(而影響因子的透明度非常高,每個人都可以跟蹤復現。) 2、對國產期刊的扶植值得商榷。目前中科院分區扶植國產期刊的主要做法是“調整提升中國期刊入選高區位的比例”。但這個標準其實也并不明晰,例如材料領域的Science China-Materials歸類到了2區,所有期刊的支持標準是否統一?而且強行提升國產期刊區位是否真的有必要?(尤其是近年來的部分國產期刊已經憑借低發文量、高綜述占比等方式獲得了很高的影響因子。) 這兩點,其實大家已經討論過很多次。但沒想到,中科院分區表方面這次竟然在其官方微信上進行了回應,而且認為上述批評“內容中肯”。 回應的內容,也是針對上述兩個問題,結合評論區對留言的回復,可以得出以下幾個結論: 1、對于大家詬病最多的“強行拔高國產期刊分區”的做法,分區表指出今后將“取消提升排名”這一做法。也就是說自升級版出現以來的“突出支持本土品牌期刊國際化的導向,主要措施包括調整提升中國期刊入選高區位的比例等”這一基本思想將被取消。因此可以預見,明年或許有很多國產期刊會跌下1區的位置。 2、期刊超越指數不一定會公布,但或許會提供其他形式的相關期刊數據。之前中科院分區的基礎版之所以要用3年平均IF,其實一定程度上可能也是為了規避影響因子的版權問題,但實質上3年平均IF只是對影響因子進行的加工,并非原創。而現在的“期刊超越指數”也早有其它文獻的報道和研究。因此分區表指出“數據版權”是影響評價透明度的主要原因。 3、后面會對中文期刊也進行分區,“實現中文科技期刊同質等效”。 另外,分區表方面也對去年分區發布后進行修改的行為進行了回應,指出是因為“少數期刊的被引數據缺少,導致分區結果存在較大差別,后續數據更新后得到補充。” 同時,還有人建議“每年邀請各個領域的多個專家(包括國外的一些專家)對公式計算出來的分區表以討論的形式進行人工審核,然后對分區表進行適當修正,并且公開相關審核視頻。” 分區表方面表示是”非常好的建議”,不知道是不是客氣,但我恰恰覺得這是“非常不好的建議”。先不說“公開審核視頻”的可行性,就說領域的專家來評定,結果只能是淪為“分蛋糕”的游戲,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此處就不多說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從此次評論區的情況來看,分區表的編輯展示了極大的耐心和禮貌,和曾經的傲慢大相徑庭(比如曾經發廣告還在評論區懟人)。單從這一點來看,或許未來的分區表仍然值得期待。 原創文章,作者:菜菜歐尼醬,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4/01/26/97e590ac88/ 話題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因項目提交量巨大,基金委系統出現擁堵,現官方發布重要說明,速看! 2023年10月25日 科技部等:不以承擔科研項目和經費作為評價科研人員的標準! 2023年1月28日 51名碩博研究生擬被退學!又一高校發公示 2023年12月28日 又一前沿科學中心,來了! 2024年2月22日 人才稱號——青年學者的“燙手山芋”! 2023年10月24日 33歲“北大韋神”的春運! 2024年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