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成年小嫩xb,嫰bbb槡bbbb槡bbbb,免费无人区码卡密,成全高清mv电影免费观看

?【DFT+實驗】南航Appl. Catal. B:構建三維互聯的氮摻雜碳管網絡實現鎳單原子高效CO2電還原

?【DFT+實驗】南航Appl. Catal. B:構建三維互聯的氮摻雜碳管網絡實現鎳單原子高效CO2電還原

大氣中CO2濃度的大幅增加導致的全球氣候變化已對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了威脅。CO2電還原(CO2RR)可以以化學鍵的形式儲存間歇性可再生電能,被認為是一種實現碳中和的令人鼓舞的策略。通過不同的策略,CO2可以還原為CO、HCOO、CH3OH、CH4、C2H4等,其中CO因其具有較高的技術經濟優勢而備受關注。到目前為止,貴金屬如Au、Ag及其合金被認為是最高效的CO2RR催化劑,特別是在過電位較低的情況下,但其過高的成本極大地阻礙了它們的實際應用。過渡金屬催化劑因其成本低、地球資源豐富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然而,傳統的過渡金屬基納米粒子(NPs)由于嚴重的競爭反應而不適用于CO2RR。近年來,過渡金屬單原子催化劑(SACs)因其不飽和配位構型和特殊的電子結構,以及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原子利用率,有望顯著提高CO2RR的催化活性和選擇性。

基于此,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宣益民等人將許多獨立的鎳單原子錨定在三維互聯的氮摻雜碳管(NiSAs@3D-INCT)網絡上,其可作為自支撐電極實現高效CO2RR。

?【DFT+實驗】南航Appl. Catal. B:構建三維互聯的氮摻雜碳管網絡實現鎳單原子高效CO2電還原

本文在CO2飽和的0.5 M KHCO3中,利用H型電解池測試了制備的催化劑的CO2RR性能。根據線性掃描伏安曲線(LSV)可以發現,NiSAs@3D-INCT的電流密度隨著施加電位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其電流響應遠高于NiNPs@3D-INCT、3D-INCT和3D-ICT。具體來說,NiSAs@3D-INCT的起始電位明顯高于NiNPs@3D-INCT,3D-INCT和3D-ICT的起始電位,這歸因于原子Ni-N4位點的密集分散。

更加重要的是,NiSAs@3D-INCT在相對寬的電位范圍內(-0.7~-1.0 VRHE)表現出較高的CO法拉第效率(FECO>80%),并在-0.86 VRHE時達到最高的91.4%。與之相反的是,3D-INCT和3D-ICT的最大FECO分別為5.1%(-0.78 VRHE)和0.3%(-1.03 VRHE),且兩者在所有電位下的FECO均遠低于NiSAs@3D-INCT。此外,在整個電位范圍內,NiNPs@3D-INCT的FECO也均低于NiSAs@3D-INCT,這是由于NiNPs位點的存在影響了Ni-N4活性位點的應用,從而產生了競爭反應。

?【DFT+實驗】南航Appl. Catal. B:構建三維互聯的氮摻雜碳管網絡實現鎳單原子高效CO2電還原

為了進一步了解NiSAs@3D-INCT具有優異CO2RR性能的原因,本文進行了吉布斯自由能等熱力學研究。基于計算結果可以發現,Ni-N4-C和N-C的速率決定步驟(RDS)是形成吸附的COOH*,其中Ni-N4-C上形成COOH*的自由能變化為1.36 eV,遠低于N-C(2.12 eV)。這一結果表明,Ni-N4構型修飾NiSAs降低了COOH*的形成能,從而能顯著促進CO的生成,進而提高了催化劑的CO2RR活性。雖然Ni(111)具有最有利的*COOH形成能,但CO脫附的自由能變化是高度吸熱的(2.82 eV),這表明Ni(111)位點容易被*CO毒害。由于析氫反應(HER)是主要的競爭反應,本文還分析了Ni-N4-C的CO2RR和HER自由能圖。顯然,COOH*(1.36 eV)的形成自由能比*H(1.47 eV)低,這表明Ni-N4位點優先被CO2RR而不是HER占據。N-C和Ni(111)的CO2RR和HER自由能圖進一步表明,HER更容易發生在N-C和Ni(111)位點上,這與實驗結果一致。

此外,本文的態密度計算還表明,Ni與*COOH之間的雜化強于N與*COOH之間的雜化,這說明Ni與*COOH之間的相互作用更強,進一步說明了Ni-N4-C更容易促進CO2RR。綜上所述,這些理論計算結果與上述實驗結果一致,并進一步解釋了NiSAs@3D-INCT具有優異CO2RR活性和選擇性的原因。總之,這項工作將激發對先進單原子催化劑和高性能CO2RR自支撐電極的進一步探索。

?【DFT+實驗】南航Appl. Catal. B:構建三維互聯的氮摻雜碳管網絡實現鎳單原子高效CO2電還原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Nickel Single Atoms for CO2 Electroreduction by Constructing 3D Interconnected Nitrogen-doped Carbon Tube Network,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2023, DOI: 10.1016/j.apcatb.2023.123083.

https://doi.org/10.1016/j.apcatb.2023.123083.

原創文章,作者:計算搬磚工程師,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4/02/04/bf333836a3/

(0)

相關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淄博市| 武穴市| 广南县| 微山县| 成安县| 彭州市| 河源市| 黎平县| 乡城县| 包头市| 鄂温| 海城市| 玉溪市| 马龙县| 新余市| 杭州市| 云霄县| 上蔡县| 北辰区| 柳林县| 文昌市| 乌海市| 武强县| 澄城县| 凤山县| 从化市| 花莲县| 疏勒县| 鄂托克旗| 临夏市| 丽江市| 龙海市| 武定县| 东宁县| 瑞丽市| 将乐县| 萨迦县| 沁阳市| 天门市| 丁青县| 凤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