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丨新智元←關注Ta

最近,一位來自洛桑聯邦理工學院(é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 (EPFL))的女物理學家Lenka Zdeborova在推特上吐槽頂會的審稿人篩選機制,引發了眾多學術圈大佬共鳴。

我正在審查EPFL計算機科學研究生院的申請,我看到許多申請人都有擔任頂級ML會議審稿人的經驗,我想知道如果同行評議的很大一部分是由本科生完成的,我們為什么還要費心去進行同行評議!?






現在如果你提交的論文有一個全新的想法,它根本就沒有機會被接受,因為這些年輕的初級審稿人根本無法理解。 或者它會遇到一位高級審稿人,他審閱了太多的論文,第一次看并不理解,并認為它一定是胡說八道。我認為這真的很糟糕。

(1)審稿人是個本科生/低年級博士生,他看不懂這些概念。 (2)審稿人是個超級大佬,他很重視基礎概念問題,并且他已經不做這個領域多年。 (3)審稿人是個超級大佬,但他沒有時間,他交給了他的低年級博士學生來審稿。所以說,學術圈就是一個輪回,本科生的表現和超級大佬最像。
-
你以為理想中的審稿人:
-
實際審稿人:


-
選題意義:
-
寫作創新性、相關性、重要性:
-
健全性:
-
寫作質量:
-
參考文獻:



原創文章,作者:菜菜歐尼醬,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4/02/19/114cbb32e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