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神操作!賺錢新方式,舉報文章造假,操縱股價獲利! 2024年2月19日 上午9:50 ? 頂刊 ? 閱讀 10 前 言 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老年人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是癡呆最常見的病因。臨床特征為隱襲起病、進行性智能衰退,多伴有人格改變。一般癥狀持續進展,病程通常為5~10年。 各國的藥企紛紛對其進行研究,并研發藥物對其治療。其中有一家藥企攤上大事了,那就是位于美國的德克薩斯州的生物制藥公司Cassava Sciences,這件事還引發了科學出版屆的變革,Nature也對此進行了關注。 神藥造假?舉報者獲利 該公司研發的simufilam是一種小分子藥物,通過穩定大腦中被疾病損害的關鍵支架蛋白filamin A來對抗阿爾茨海默氏癥。其他阿爾茨海默病藥物使用單克隆抗體來靶向聚集的淀粉樣蛋白,以從患者的大腦中去除。 Cassava在2021年9月的新聞稿中報告了simufilam臨床試驗的中期數據。根據發布的消息,50名阿爾茨海默氏癥患者在接受小分子治療12個月后,從他們啟動試驗時開始,他們的認知測試分數有所提高。然而,該試驗是“開放標簽”的,這意味著參與者知道他們正在接受治療,沒有安慰劑組來確保改善是由simufilam引起的。 在出版界,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JCI)主編Elizabeth McNally在2022年11月1日的一篇社論中寫道,去年,舉報人對包括JCI在內的多家期刊發表的大量研究論文中可能被篡改的圖像提出了擔憂。其中一些論文與實驗性藥物simufilam有關,該藥物由Cassava開發,而其他論文則由參與治療早期測試的科學家撰寫。 但是,McNally說,舉報人在提出申訴時沒有披露利益沖突。她說,他們從賣空Cassava股票中獲利,這種做法是指個人押注一家公司的股票將下跌,并在股價下跌時獲利。“這代表了一種操縱科學出版業的新手段,”她寫道。 通常情況下,當舉報人聯系一家雜志,對篡改圖片或其他有問題的數據表示擔憂時,這些指控都是真誠的。但是,McNally表示,舉報人這樣做也可能是為了自己的經濟利益,這種做法讓我大開眼界。 向JCI和其他期刊投訴的四名舉報人否認有任何不當行為,并堅持自己的指控,其中三人表示,他們從Cassava股票交易中只賺了相對較少的錢。在給這些期刊撰文時,他們在紐約城市大學(CUNY)醫學研究員Hoau-Yan Wang發表的32篇論文中標記了可能的圖像操縱,Wang負責simufilam的大部分臨床前測試。 由于擔心圖像操縱,Wang等人撰寫的至少五篇論文已被撤回,其他調查正在進行中。到目前為止,在支持simufilam作為潛在的阿爾茨海默氏癥治療方法的三篇關鍵研究論文中,有兩個期刊發表了擔憂和糾正。 這些期刊告訴Nature,他們沒有結案,因為他們正在等待紐約市立大學對Wang工作的調查結果。Cassava對其中一本期刊提出異議。另一方面,該雜志表示,它進行了自己的調查,沒有發現旨在誤導數據的令人信服的證據。 “我們所謂的利益沖突也絕對與客觀事實無關,這些客觀事實都是經過操縱的圖像和數據,”舉報人之一、紐約市的計算生物學家和獨立顧問Adrian Heilbut說。 在該公司公布研究結果的一個月前,兩名獨立于與JCI聯系的舉報人的賣空者向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提交了一份請愿書,指出Cassava的simufilam研究中存在潛在的圖像操縱,并要求該機構停止臨床試驗。在提交請愿書之前,Cassava的股價高達每股135美元,不久之后,該股價值暴跌了55%。 據媒體報道,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正在進行調查。但FDA在2022年2月宣布,它不會干預Cassava的臨床試驗,因為請愿書不是要求該機構采取這一行動的適當方式。上個月,Cassava對FDA請愿人、一家投資公司和聯系JCI的四名舉報人提起訴訟,因為被告傳播了“事實上不準確和誹謗性的信息”。 政策變化 無論如何,舉報文章造假從而獲利的行為已經受到了重視。McNally專門寫了社論來提醒其他期刊注意利益沖突,她在社論中寫到:“未來,舉報人將與作者、編輯和審稿人一樣,需要向我們通報潛在的利益沖突。” 一份期刊已經表示,它可能會效仿McNally的做法。Behavioural Pharmacology編輯Louk Vanderschuren表示,未來面對不當行為的指控,該雜志將“明確考慮要求披露財務利益沖突”。Vanderschuren告訴Nature雜志,該出版物調查了對Wang的一篇文章的指控,但沒有采取任何行動,因為它收到了Wang令人滿意的回應。 Heilbut回應了McNally的行為,稱他和他的團隊中的其他舉報人在網上披露了他們的財務狀況。Brodkin告訴Nature雜志,盡管他宣布利益沖突沒有問題,但他擔心要求舉報人披露。他說,在某些情況下,“應給予舉報人特殊保護,使其免受報復,包括匿名舉報的選項”。 文獻信息 Alzheimer’s drug saga prompts journal to scrutinize whistle-blowers.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3-00050-z 原創文章,作者:菜菜歐尼醬,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4/02/19/12c25ecbb4/ 頂刊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ACS Catal.: 釩氧化物和銅沸石催化劑上的類似NH3-SCR機制 2021年8月28日 從膠帶剝離,回顧石墨烯這20年!“天才少年”曹原導師Pablo Jarillo-Herrero,發Nature評論文章! 2024年10月26日 突破!剛發JACS,再發Nature Catalysis! 2024年10月29日 袁帥/呂盈盈ACS Nano: 用于高性能鋰離子電池的高導電性、彈性和自愈性聚合物粘結劑 2023年10月26日 獨立完成!暨南大學2021年第1篇Nature 2023年10月13日 黃云輝/羅巍Chem: 分子自組裝策略提高混合電池固液電解質界面穩定性 2023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