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楊全紅/吳士超AM:氟化界面實現超穩定的固態鋰電池 2024年2月19日 上午10:35 ? 頭條, 干貨, 頂刊 ? 閱讀 41 鋰金屬表面的雜質(通常是Li2CO3)會給電池帶來嚴重的動力學障礙和電化學性能衰減。對于能量密集型固態鋰電池(SSLBs),需要減輕正極和電解質材料中有害的Li2CO3,而直接去除方法很難避免Li2CO3再生。 在此,天津大學楊全紅、吳士超等人提出了一種脫碳-氟化策略,通過在 60℃ 下使Li2CO3與LiPF6發生原位反應,在SSLB中構建了一種超穩定的富含LiF 的界面層。在Li/LLZTO界面,這種富含 LiF 的固體電解質相(SEI)可改善鋰剝離/沉積行為,將臨界電流密度(CCD)從2.5 mA cm-2 提高到4.5 mA cm-2,鋰對稱電池的穩定性可高達7000小時。 在 NCM811/LLZTO 界面,這種富含 LiF 的正極電解質相(CEI)可形成完整的晶體結構,并在高截止電壓(4.5 V)下提供高的循環穩定性。所有界面的電阻都明顯降低,因此具有優異的倍率性能。 圖1. 正極LLZTO所有表面的Li2CO3原位轉化為富鋰離子界面(LiFRI)的示意圖 總之,該工作提出了一種實用的脫碳-氟化策略,可將界面Li2CO3轉化為超穩定富含LiF界面。有害的表面Li2CO3可作為鋰載體,并通過可擴展的電池形成程序化學演化成富含LiF層。富鎳正極(NCM811)、LLZTO、電解液和金屬鋰負極之間的氟化界面可提高高壓正極的結構穩定性,抑制界面副反應,減少阻抗增長和(電)化學降解。 因此,無枝晶、穩定的鋰負極可實現長達 7000 小時的長期剝離/沉積。穩定的固態電池具有卓越的電化學性能,尤其是在4.5 V高電壓下的長期循環穩定性和高倍率能力。因此,該工作提出的一體化戰略為處理表面雜質和克服界面挑戰開發商業固態電池提供了新的見解。 圖2. 基于LLZTO@Li2CO3和LLZTO@LiFRI的電池的電化學性能 Fluorinating All Interfaces Enables Super-Stable Solid-State Lithium Batteries by in-situ Conversion of Detrimental Surface Li2CO3, Advanced Materials 2023 DOI: 10.1002/adma.202308493 原創文章,作者:科研小搬磚,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4/02/19/29f2d2e895/ 電池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港城大支春義Nano Energy:用于安全鋰離子電池的雙功能隔膜 2023年10月14日 院士聯手!張濤+鞏金龍,最新Nature子刊! 2024年11月15日 這個二維材料來頭不小,連續兩周上Nature 2023年10月12日 ?JACS:構建Ni陽離子催化劑,實現高效穩定甲烷干重整 2023年11月27日 浙大陸盈盈,最新Nature子刊! 2023年10月17日 黃偉新/劉志Nature子刊:Cu2O納米晶體用于丙烯與分子氧的選擇性環氧化 2023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