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北京理工大學、中科院分別發布通報,對方岱寧院士相關視頻事件進行處理。
其中中科院的處理結果如下:
停止方岱寧以下院士權利:(1)參加院士會議等學部組織的學術活動;(2)推薦和選舉院士、外籍院士;(3)選舉和被選舉成為學部常設領導機構成員。
不少學術圈人士認為:本次針對方岱寧院士的處理,還是非常嚴厲的,特別是前兩項權利被取消,意味著院士頭銜,已有名無實。
除方岱寧院士被處理外,11月4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還召開大會,宣布兩名工程院原院士曹耀峰、王安被撤銷院士稱號。
連續三名院士被處理,也表明:國家層面對院士改革確實動真格了,院士不再是鐵帽子!
| 最高層會議:深化院士制度改革
兩院院士是我國最高學術榮譽,院士群體為我國科技事業發揮了非常巨大的作用。然而,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也常常有院士相關負面消息傳出:
有的院士應邀參加各種與本學術領域無關的活動;
有的院士到處開設“院士工作站”,多達幾十家;
有的院士為基金項目打招呼;
有的院士還涉嫌學術不端等問題。
好在,國家層面高度重視。
2022年9月6日,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關于深化院士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深改委會議強調要提高院士遴選質量,讓院士稱號進一步回歸榮譽性、學術性。會議還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推動完善院士遴選評審機制、優化學科布局、實行退休退出制度,院士制度不斷完善。
一周后,科技部、中央宣傳部等22個部門發布修訂后的《科研失信行為調查處理規則》,其中包括取消院士稱號在內的13條處理措施。
“研究科技政策或者實際負責科研管理的人都會關注院士制度改革。因為院士是我們國家最高的學術榮譽,有關這個群體的管理舉措會影響到底下所有人才項目,比如‘杰青’‘長江學者’‘優青’的走向。”一位研究科技政策與管理的學者表示。
| “科技界不是世外桃源,誘惑和‘圍獵’風險同樣值得警惕”
據中國工程院官網消息,11月4日,中國工程院黨組、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科技部紀檢監察組聯合召開2022年警示教育大會。會上通報了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原黨組成員、副總經理曹耀峰,中國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安等2名工程院原院士和工程院下屬單位1名黨員干部違紀違法典型案例,播放了專題警示教育片《風腐一體墜深淵,心無敬畏終自毀》。
今年的警示教育大會首次邀請9名工程院學部主任、副主任作為院士代表參加,工程院機關、戰略咨詢中心140余名黨員干部全體參會,共同接受思想洗禮。
“科技界不是世外桃源,誘惑和‘圍獵’風險同樣值得警惕?!瘪v科技部紀檢監察組組長高波在會上表示,開展警示教育,重在激發自律、強化他律,黨員干部要對照發生在身邊的案例,真正把自己擺進去,守住政治關、權力關、交往關、生活關、親情關,進一步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各級黨組織要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做到嚴管厚愛,共同營造良好政治生態。
中國工程院黨組書記、院長李曉紅指出,始終牢記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全體院士和黨員干部要強化責任擔當,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以案促建。
院士被查是近年反腐的一種新現象。一段時間內,不少央企高管,以獲得院士頭銜為榮。其中有真正的技術專家,也有些代表所在公司的技術研發,并不一定是的研發專家。
在曹耀峰、王安之前,中國工程院原院士、中國農業大學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寧,中國工程院原院士、原總后勤部軍需物資油料部副部長周國泰,中國工程院原院士、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原院長
孟偉已先后被查。
據《中國工程院章程》第十二條,當院士的個人行為涉及觸犯國家法律,危害國家利益時,或涉及喪失科學道德,背離了院士標準時,應撤銷其院士稱號。
原創文章,作者:菜菜歐尼醬,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4/02/22/d6f7210e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