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剛剛進入到科研領域,面對老師給的科研題目一籌莫展時,
當你的同齡人已經發了好幾篇文章,而你還在難產中時,
當別人順利畢業,你還因為文章不夠被老板卡著不讓畢業時,
當別人博士期間日子瀟灑自如,只有你知道自己的心理壓力巨大時,
當別人慷慨激昂地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工作,而你卻在默默躲避時,
當網上頻繁爆出碩士博士因與導師相處有矛盾釀成慘劇時,
你是否在懷疑,你是不是適合讀博士?是不是科研這塊料?
那么什么樣的人適合讀博士呢?
知乎上面的回答我們可以來看看:

1. 有強大的抗壓能力,面對導師的催促,審稿人的拒絕,同行的質疑,同學的碾壓,都能扛得住。
2. 有對科研的激情。
3. 有耐心,有野心,有信心。即使碰到巔峰的泰森,也能瀟灑的打出閃電五連鞭。
4. 有能夠發現新問題的能力。
5. 有能夠解決問題的創造力。
6. 嚴謹的思考模式。
7. 有志于在學術事業中發展,如果知乎上有人給你200萬讓你退學,一定要拒絕。
但是如果你能夠在啥進展都沒有的情況下理直氣壯地匯報組會,沒啥創新的情況下把項目說的天花亂墜。那么恭喜你,你就是讀博士的不二人選!
我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所有博士生中,最適合讀博的應該是之前和我一個宿舍的兄弟,在深圳南山區有套房。
雖然他經常口是心非地說:董哥,我得向你學習,好好搞科研。。。
但從他每天早起打Dota的鼠標啪啪聲中,從他歡快地敲擊機械鍵盤發出的清脆聲中,我能聽出來他他才是真心熱愛科研,

3. 不讀博睡不著覺,以至于在每個不讀博的夜晚都要靠安眠藥勉強入睡。
同時滿足上述三點以上條件,即可讀博。否則會騎虎難下。
我在讀博前一直在工業界,所以接觸學術界人士不多,讀博半年以來,我發現那些讀得比較好的博士都有下面這兩個特點:
1. 熱衷于談論自己的研究領域,聊起他的研究領域里的問題,比聊游戲還要開心;幾乎連壓力都感受不到,因為真的熱愛。
2. 比較能靜得下心來,能全身心投入到研究里,鉆研得進去。
博士需要大量的消耗時間去獲得并不是十分有直接收益的文憑。
不論在求職市場和相親市場,作為博士并不比碩士更具有優勢。博士最大的優勢在于去研究所,院校等機構,而這些國有機構的特點之一就是收入不高。
一個人在人生最需要錢的時候,卻不能獲得任何的收入,沒有錢基本就告別讀博士了。
如果你說你讀博士是為了科學,為了改變世界。根據我讀物理的經驗,在教科書上出現的人名,極少數是在30歲以后獲得教授職位,極少數是在25歲以后才博士畢業。
也就是說,天才才有資格說讀博士為了人類,普通人讀博士還是為了工作,因此沒錢,讀博士很傷錢。
實事求是地講讀博之前根本沒有想過自己是否適合讀博,到了二年級的時候才思考過這個問題。
我對部分童鞋持有的「要家庭條件殷實才適合讀博」這一觀點持反對意見,讀博收入不低完全夠自己生活,以及上學開支,還能余下一部分打回家去。
是否適合讀博,主要還是看天賦、興趣,以及努力。少部分同學,這三個因素全部占了,文章高產,搞點副業,談個戀愛,日子甚是滋潤有點天賦,對科研學術有極大興趣、能坐得了冷板凳的同學,讀博的日子也好過,自是不用擔心畢業和工作的問題。
最慘的就是沒有天賦也沒興趣,還不努力的這部分同學,簡直是度日如年,如果再碰到個網傳的導師,可以說沒辦法過了,社交軟件上常常看見他們的各種吐槽。
博士難畢業是真的,預備讀的同學,要有心里準備。如果僅僅是混文憑,不如早點工作掙錢等入坑騎虎難下悔之晚矣。
逃避找工作,還是真得對科研有興趣,還是有了博士學位之后能夠獲得更高的收入?
如果你真得有上面的這些能力,那你真得需要一個博士學位嗎?這樣的人去哪里都能夠獲得很好的成績,不僅僅是科研領域。
以上的回答中,最明顯的就是提到了現實問題,錢,房子,車子。
說到底,讀博的人,除了對學位的剛需之外,大多數還是因為窮啊。
原創文章,作者:菜菜歐尼醬,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4/02/22/e9f1c56b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