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H2和O2直接生成的過氧化氫(H2O2)具有環境友善和原子效率高等特點,可替代傳統的蒽醌法。鈀(Pd)是直接合成H2O2的最具代表性的催化劑,但它也對H2O2分解/加氫反應具有活性,這大大降低了Pd基催化劑的效率。實驗和理論研究證明,優化關鍵中間體OH*在金屬位點上的吸附,可顯著促進該中間體的進一步質子化,抑制O-O鍵的斷裂,從而提高催化活性和選擇性。因此,通過重新分布活性中心的電荷密度來調控金屬的d帶中心,可以有效地調控中間體的吸附,從而調控催化劑的催化效率。近日,北京工業大學陳戈和王如志等利用路易斯酸(ZnCl2溶液)在TiO2表面誘導了大量的氧空位(OV),使得電荷從TiO2-OV載體向Pd原子轉移,產生了富電子的Pd構型。與純Pd/TiO2相比,Pd/TiO2-OV具有電子豐富的Pd位點,且其d帶中心發生下移。結果顯示,Pd/TiO2-OV (5Zn)催化劑的H2O2產率和選擇性分別為186 mol kgcat?1 h?1和80%、H2轉化率為10.1%,以及2小時內H2O2累積量為597.5 μmol,明顯高于Pd/TiO2催化劑。此外,由于Pd與TiO2-OV之間存在較強的相互作用,導致Pd的浸出率較低,經過6次反應循環后該催化劑的活性未發生明顯下降。實驗結果和理論計算表明,TiO2-OV與Pd之間的電荷轉移發生逆轉,形成富電子的Pd構型和d帶中心的下移,優化了O2和OH*在Pd表面的吸附,促進了其質子化;同時,Pd/TiO2-OV表面促進了O2*和OOH*的氫化反應,抑制了副反應的發生,從而表現出較高的H2O2選擇性和產率。總的來說,該項工作證明了Pd的d帶中心的調控對促進O2吸附和優化中間體吸附能具有決定性作用,為設計和開發高活性直接合成H2O2催化劑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方法。Reversed charge transfer to modulate the d-band center of Pd for efficient direct H2O2 synthesis. ACS Catalysis, 2024. DOI: 10.1021/acscatal.3c05910
原創文章,作者:Jenny(小琦),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4/03/15/5841891e1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