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陳杰,查雅君通訊作者:劉小浩通訊單位:江南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近日,江南大學劉小浩教授團隊在設計構建納米“蓄水”膜反應器穩定結構封裝的“雙鈀位點”應用于二氧化碳熱催化連續流一步高效穩定制乙醇的研究工作中取得里程碑式突破,這一成果近期以題為“Rationally Designed Water Enriched Nano Reactor for Stable CO2Hydrogenation with Near 100% Ethanol Selectivity over Diatomic Palladium Active Sites”發表在國際頂級催化期刊ACS Catalysis上。一碳分子(CO、CO2和CH4等)的高效催化轉化合成更高碳數(碳原子數≥2)的高品質燃料和平臺分子是含碳資源低碳、綠色和大規??沙掷m利用的主要技術途徑。熱催化反應過程由于便捷的物質流和能量流管理,使其容易實現工業規模放大和應用。在上述小分子熱催化轉化過程中,精準可控加氫/脫氫、C-O鍵斷裂和碳–碳偶聯是永恒、極具挑戰性的科學技術難題。這類核心科學問題的解決意義重大,因為它直接決定催化反應過程的原子經濟性和“全流程生產過程”的能耗效率。當今,絕大多數重要的一碳分子高溫熱催化轉化制高碳數/高價值產品分子的反應過程,如費托合成、合成氣甲醇路線制烯烴/芳烴,以及甲烷偶聯等,很難獲得單一高價值目標產物,且不可避免生成各種低價值副產物(如低碳烷烴、溫室氣體CO2和CH4等),大幅增加過程分離成本。乙醇是帶有一個羥基的飽和一元醇,具有廣泛用途,可用作溶劑、車用燃料、醫療用品、飲料,以及基本有機化工原料等。工業上一般采用糧食發酵法、合成法(乙烯水合)。此外,近年來以煤為原料經合成氣(CO+H2)生產乙醇已經實現工業化,該工藝經合成氣制甲醇、甲醇制二甲醚、二甲醚羰基化制CH3COOCH3、乙酸甲酯加氫生成乙醇和甲醇,經分離后乙醇作為產品,甲醇返回二甲醚合成單元作為原料的技術路線。二氧化碳(CO2)作為一種碳源,由于其強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候顯著變暖和極端天氣頻繁出現,已經引起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實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簡稱CCUS)是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技術手段,如將CO2耦合“綠氫”高效轉化制燃料和化學品。2022年9月,江南大學劉小浩教授團隊報道了一種以棒狀CeO2為載體,通過引入Ti調控催化劑中Ov-Rh路易斯酸堿對的性質和Rh-O鍵的鍵長,實現了在間歇反應釜中CO2加氫無副反應一步制乙醇,并獲得了迄今為止文獻報道的最高催化活性(TOF = 493.1 h-1)、高達99.1%乙醇選擇性,以及優異的催化穩定性。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化學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22, 61, 202210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