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離子體光還原CO2對于脫碳和生產增值化學品具有重要意義,但對該反應機制的深入了解仍然難以捉摸,特別是關于結構缺陷的作用及其與非平衡載流子的相互作用。
基于此,俄克拉荷馬大學王斌教授等人報道了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Cu2O(一種原型光催化劑),以此研究了三個缺陷面的CO2還原,揭示了等離子激發下的界面電荷轉移和化學鍵動力學。
在氧空位的幫助下,C-O鍵解理的激活勢壘從3.2 eV降低到約1 eV,當Cu2O與等離子體金屬結合時,剩余的勢壘可以在等離子體激發態進一步降低或消除。氧空位在Cu2O上再生完成催化循環是可行的,并且不受高能電子的影響。
通過DFT計算,作者研究了H2解離和Cu2O(110)和(111)表面上的空位形成,以分析氫輔助氧空位在水-氣倒轉反應中的形成。作者發現氫分子很容易解離,在Cu2O的兩個表面上形成兩個吸附的H*。
H2在Cu2O(110)和(111)表面解離的能量成本分別為0.3和0.5 eV,一個點陣氧與兩個H*反應生成水并產生氧空位。氧空位形成所需的本征活化能范圍為0.9-1.1 eV,與CO2在基態解離的值相當或略低,而水從缺氧表面解吸所消耗的能量在0.-1.0 eV之間。
解離的H*可在Cu2O上形成表面羥基(110),減少了H結合的可用氧位點,導致氫在OH基團附近的空心位點解離,并與晶格氧原子反應形成水和空位,Cu2O(110)上羥基的可用性可促進氧空位的形成。
結果表明,在Cu2O(111)表面形成羰基(COOH*)需要超過3.2 eV,而形成甲酸基(HCOO*)和甲酸(HCOOH*)更容易。計算表明,通過形成甲酸酯或羰基,h輔助CO2在Cu2O上解離成CO的可能性較小。
Plasmonic Energetic Electrons Drive CO2 Reduction on Defective Cu2O. ACS Catal., 2023.
原創文章,作者:計算搬磚工程師,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4/03/19/bc77911ba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