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摻雜碳材料中分離的單金屬原子(M-N-C)是通過2-電子或4-電子過程產生H2O2或H2O的氧還原反應(ORR)的有效電催化劑,但是大多數M-N-C催化劑僅對一種產物表現出高選擇性,并且選擇性通常由復雜的結構設計來調節。基于此,華中農業大學張耕教授和曹菲菲教授等人報道了一種由炭黑負載的Co-N-C催化劑(CB@Co-N-C)。在具有氣體擴散電極的流動池中,H2O2的產生速率為5.04 mol h?1 g?1,同時在電解質循環和非循環模式下,該催化劑表現出200 h的長期H2O2產生。通過DFT計算多孔納米材料的HOMO和LUMO軌道,作者研究了金屬離子的引入對電荷分布的影響。對于HOFs,HOMO主要位于芘核的中心,LUMO均勻分布在H4TBAPy上。HOFs@Fe3+在引入Fe3+后,LUMO主要分布在Fe3+上,有效地抑制了光生載流子的絡合。對于HOFs@Cu2+,觀察到HOMO和LUMO之間的部分重疊,可能導致部分光生載流子的絡合。結果表明,通過錨定Fe3+有效地解決了HOFs光生載流子遷移能力差的問題,從而提高了納米材料的整體光催化活性。基于分子軌道理論,作者提出了一種可能的HOFs@Fe3+吸附和光降解機制。當HOFs@Fe3+被放入含有BPA的水中時,BPA通過氫鍵和π-π堆積相互作用快速選擇性地吸附在催化劑表面。然后,HOFs@Fe3+在可見光照射下產生光生電子和空穴,并且電子從HOMO跳到LUMO。由于Fe3+的可變價態,電子進一步快速轉移到金屬離子上,而h+保留在HOFs的HOMO能級中。此外,積聚在催化劑表面的金屬離子上的電子也可以被吸附的H+捕獲以產生H2。?O2–可與h+反應形成1O2,在?O2–和1O2的共同作用下,吸附在催化劑上的富集BPA被有效降解。Carbon Black-Supported Single-Atom Co-N-C as an Efficient Oxygen Reduction Electrocatalyst for H2O2 Production in Acidic Media and Microbial Fuel Cell in Neutral Media. Adv. Funct. Mater.,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