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英文原題:Unconventional Ferroelectricity with Quantized Polarizations in Ionic Conductors: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通訊作者:吳夢昊,華中科技大學
作者:王雪辰,任洋洋,吳夢昊
鐵電性通常是指原胞內離子偏移導致的自發極化現象。在離子導體中,離子在外場的作用下也能產生長程位移,但由于離子鍵無方向性的特性,離子導體的結構大多對稱不具有自發極化。我們提出一種離子空位傾向于聚集的非常規鐵電,將第一性原理計算與高通量篩選相結合尋找相關體系,并以KSnS4和Na4SnS4兩種材料為例展示其有空位的情況下,離子的遷移可能產生具有量子化的極化值,即使一個局部空位也可能在離子導體中產生相當大的極化。
研究背景
鐵電性已廣泛應用于傳感器、存儲器等電子器件中。具有鐵電性的材料通常含有非中心對稱晶格和離子位移,例如,BaTiO3中Ti離子的偏離,產生的極化大致與離子的位移成正比,并可在電場作用下切換方向。在離子導體中,離子在外場的作用下也能產生長程位移,但由于離子鍵無方向性的特性,離子導體的結構大多高度對稱,不具有自發極化。
文章亮點
我們提出一種可能存在于離子導體中的非常規鐵電,即使該離子導體原本是中心對稱的晶格結構,也可能在具有空位的情況下導致結構不對稱,從而產生巨大的量子化極化。
內容介紹
本項工作通過高通量篩選與DFT計算相結合,從13萬種無機材料中得出35種可能產生量子極化的離子導體鐵電材料。

圖1. (a) 高通量篩選的流程圖;(b)最終的 383種離子導體的 DFT計算結果

圖2.?(a) KSnS4的結構示意圖與遷移路徑圖;(b)Na4SnS4的結構示意圖與遷移路徑圖;(c)兩種材料的遷移勢壘;(d)KSnS4的極化改變;(e)Na4SnS4的極化改變
以Na4SnS4和KSnS4為例,計算結果表明,這兩種材料離子空位都可以通過離子通道進行遷移(圖2a-b),而在遷移過程中能夠翻轉晶格常數整數倍的極化,即量子化極化(圖2d-e),極化值可遠超傳統鐵電材料。即使在晶格結構對稱的材料中,也可產生這種非傳統鐵電極化。
原創文章,作者:計算搬磚工程師,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4/03/27/17626087f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