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氧化氫(H2O2)作為一種多功能的氧化劑和潛在的能量載體,在各個領域都有重要的應用。目前工業生產H2O2依賴于蒽醌工藝,但是該工藝基礎設施規模大、操作復雜、儲存和運輸成本高并產生大量廢物,存在較多的缺點。以可再生電力或太陽能作為能源,以水和O2為原料的電化學或光化學方法,因安全性高、操作簡單和環境友好等優點,已成為替代途徑用于生產H2O2。電化學雙電子氧還原反應(ORR)作為最具前景的合成H2O2的途徑之一,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但它與4e–的ORR存在競爭。因此,大量的努力致力于開發優異的電催化劑,以選擇性地將O2轉化為H2O2。
基于此,華東師范大學劉超、余承忠和同濟大學韋廣豐(共同通訊)等人展示了一種可以在原子和納米尺度上對金屬有機骨架(MOFs)進行精細調控的策略,使Zn/Co雙金屬沸石咪唑酯骨架(ZnCo-ZIFs)成為優秀的2e–的ORR電催化劑。
本文首先使用三電極體系在0.1 M PBS溶液中評估了催化劑的ORR性能。在這些催化劑中,ZnCo-ZIF-C3的Tafel斜率最小,為73.6 mV dec-1,表明ZnCo-ZIF-C3的反應動力學更快。本文通過關聯盤電流和環電流,還計算出了催化劑2e–ORR的選擇性。計算結果表明,ZIF-67具有最低的5%的選擇性。當Zn/Co比為9/1時,ZnCo-ZIF-C3的選擇性逐漸提高,達到約92%,而ZIF-8的選擇性中等(~36%)。
為了進一步評估催化劑的2e– ORR性能,本文還測試了催化劑的H2O2產率。在電流密度為70 mA cm-2時,ZnCo-ZIF-C3的H2O2生成速率最高,為3.8 mol gcat-1 h-1,優于ZIF-8(0.94 mol gcat-1 h-1)、ZnCo-ZIF-C2(3.12 mol gcat-1 h-1)、ZnCo-ZIF-C1(1.49 mol gcat-1 h-1)、ZnCo-ZIF-R3(0.74 mol gcat-1 h-1)和ZIF-67(0.04 mol gcat-1 h-1)。
此外,在所有催化劑中,ZnCo-ZIF-C3的法拉第效率(>85%)也是最高的,顯示出優異的H2O2選擇性。ZnCo-ZIF-C3除了在中性環境中顯示出優異的ORR性能,ZnCo-ZIF-C3在堿性條件(0.1 M KOH)下也表現出優異的2e–的ORR性能,起始電位為~0.6 V,Tafel斜率為73.9 mV dec-1,H2O2選擇性為~100%,H2O2產率為4.3 mol gcat-1 h-1,法拉第效率為~95%,高于其他對比催化劑。綜上所述,Zn/Co比為9/1和具有{001}晶面暴露的立方形貌的ZnCo-ZIF-C3具有更好的2e–ORR性能。
為了深入了解ZnCo-ZIF-C3的2e–ORR性能優異的原因,本文利用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研究了ZnCo-ZIF的電子結構,并同時與ZIF-67和ZIF-8進行了比較。計算結果表明,在Co原子存在的情況下,ZnCo-ZIF-C3和ZIF-67的費米能級(Ef)都主要由高活性的Co(II) 3d軌道貢獻,這表明Co(II)中心是ORR中最活躍的給電子位點。雖然由于Co含量較低,ZnCo-ZIF的Ef以下最近的峰(En)的強度相對弱于ZIF-67,但ZnCo-ZIF中En(-0.22 eV)與Ef(0.32 eV)相比更接近0.1 eV,這表明ZnCo-ZIF中Co中心的活性有所提高,這可能是由于Zn摻雜形成了更多的電子不足的Co導致的。
此外,對于ZnCo-ZIF-C3,H2O2形成途徑的ΔGa為0.67 eV,比H2O形成低0.29 eV,這清楚地表明ZnCo-ZIF-C3上的2e–ORR途徑比4e–ORR途徑在動力學上更有利。此外,計算結果還表明,與ZnCo-ZIF-R3的{110}晶面暴露相比,ZnCo-ZIF-C3的{001}晶面暴露更有利于2e–ORR過程。總之,實驗結果和DFT計算結果表明,電子不足的Co活性位點的產生使得催化劑具有中等的氧吸附強度和水作為”親核體”與Co中心結合并質子化OOHad,最終使得H2O2脫附和2e–的ORR的動力學優于競爭性4e–的ORR。本文的研究結果為設計基于MOF的高效電催化劑提供了見解。
Crystal Engineering Enables Cobalt-Bas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as High-Performance Electrocatalysts for H2O2 Produc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23.
原創文章,作者:計算搬磚工程師,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4/04/08/9f042c08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