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青/楊春成Nano Letters:SbSA-N-C助力ORR和Zn-空氣電池 2024年4月16日 上午11:00 ? T, 頂刊 ? 閱讀 38 p-嵌段金屬基單原子催化劑(SACs)具有Fenton-非活性特性和獨特的p電子可與O2分子雜交的優點,在氧還原反應(ORR)中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然而,由封閉的d10電子結構引起的不良本征活性仍然是一個主要挑戰。 基于此,吉林大學蔣青教授和楊春成教授、加拿大多倫多大學Chandra Veer Singh等人報道了一種具有碳空位增強的Sb-N4活性中心的Sb基SAC,其具有優異的ORR性能。所制備的SbSA-N-C具有0.905 V的正半波電位,在堿性環境中具有良好的結構穩定性。同時,基于SbSA-N-C的Zn-空氣電池表現出181 mW cm-2的高功率密度,在實際應用中顯示出巨大的潛力。 VASP解讀 通過DFT計算,作者研究了SbSA-N-C的催化機理。計算結果顯示SbSA-N-C中吡啶N的含量高于吡啶N,表明吡啶N原子有更多的機會與Sb結合。因此,作者選擇了具有四個吡啶N原子的Sb-N4位點的構型,在第二配位球上具有6個可能的碳空位(位點A-F)。 結果表明,在熱力學中,碳空位最有可能在N原子附近形成。局域態密度(LDOS)曲線所示,在Sb-N4位點周圍的第二配位球內碳空位的存在導致Sb-N-Cv中的Sb p軌道向費米能級顯著移動,表明第二配位球中的碳空位在Sb的活性位點上引起了類似配體的效應,激活了Sb原子p軌道上的電子。 結合Bader電荷分析,發現Sb和N原子有0.47個電子轉移到O2*的π*反鍵軌道上,提供了活化的證據。此外,O2的延伸鍵長表明吸附的O2被激活。Sb-吡啶N和Sb-吡啶N構型在降低勢壘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從而導致在ORR方面具有出色的電化學性能。總之,研究結果表明N4第一配位殼與第二配位球內的空位之間存在協同相互作用,從而提高了穩定性和催化效率。 Vacancy-Enhanced Sb-N4 Sites for the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and Zn-Air Battery. Nano Lett., 2024, DOI: 10.1021/acs.nanolett.4c00808. 原創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4/04/16/4d7c868819/ 催化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南洋理工范紅金/吉大杜菲AM:高硫負載和單離子選擇膜用于高能耐用的解耦水系電池 2023年11月20日 卡內基梅隆大學npj Comput. Mater.: 基于機器學習尋找單線態裂變預測模型 2023年10月14日 ?江大/蘇大JMCA:利用Cu5FeS4量子點制備高效析氫的單組分光輔助電催化劑 2023年10月14日 ACS Appl. Nano Mater.:納米氧化銦上單原子鋅催化甲烷和二氧化碳到乙酸的計算化學研究 2023年11月1日 吉大李路Nature Energy:在環境條件下可見光驅動烷烴非氧化脫氫 2022年10月14日 韓布興/張澤會Nature子刊: N摻雜碳上Zn-Nx位點用于C(CO)-C鍵的有氧氧化裂解和酯化 2023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