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Qi Li
通訊作者:黃青松, 高軍
通訊單位:四川大學,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
成果速覽:
本研究靈感來源于生物質子通道的完美選擇性,通過使用共價有機框架(COF)材料的層間距,成功構建了一種新型的人工質子通道。
這些層間距極為狹窄,以至于除了質子以外的任何原子或分子都無法通過。然而,質子在其中表現出與塊狀水中相同數量級的擴散性。
通過密度泛函理論計算,研究團隊展示了水分子與COF材料形成氫鍵線,從而允許質子跳躍。此外,研究還表明,通過調節功能基團的酸度,可以調節質子傳輸速率。
圖文導讀:
圖 1:TpPa-SO3H膜的結構和表征。包括生物質子通道的示意圖、TpPa-SO3H的分子結構、晶體結構的側視圖、大面積TpPa-SO3H膜的光學照片、TpPa-SO3H納米片的高分辨率透射電子顯微鏡(HR-TEM)圖像,以及用于測量質子傳輸的裝置。
圖 2:通過TpPa-SO3H層間距的完美選擇性質子傳輸。包括滲透池中pH值隨時間的變化、從pH值計算出的質子濃度、使用1 M KCl溶液測試的K+濃度、對各種陽離子的完美質子選擇性、使用1 M KCl溶液測試的Cl-濃度、對各種陰離子的完美質子選擇性、通過TpPa-SO3H層間距的水蒸氣透過率、以及使用18O標記的水分子測試的水分子透過性。
圖 3:完美質子選擇性的機制。包括人工質子通道的側視電荷密度分布、離子傳輸的模擬、離子傳輸過程、各種陽離子的能壘、質子在COF骨架上的跳躍過程,以及H3O+接近質子化酮基團時的質子跳躍能壘。
圖 4:通過調節COF材料的化學性質來調節質子滲透性。包括TpPa-COOH和TpPa-OH的分子結構、滲透池中質子濃度隨時間的變化、對各種離子的完美質子選擇性,以及不同COF材料的質子擴散性比較。
亮點介紹:
1. 利用COF材料的層間距,實現了對質子的完美選擇性傳輸,同時阻擋了所有其他原子或分子的透過。
2. 質子在COF層間距中的擴散性與塊狀水中的擴散性相當,表明了其高效的質子傳輸能力。
3. 通過調節COF材料中功能基團的酸度,可以有效地調節質子的傳輸速率,為質子傳輸的調控提供了新策略。
4. 研究結果表明,COF材料的層間距對質子傳輸具有極低的能壘,而對其他離子則存在極高的能壘,從而確保了質子的完美選擇性。
5. 該研究為模擬生物質子通道的高效和選擇性提供了新的材料和方法,為質子交換膜、酸性回收等領域的應用提供了潛在的解決方案。
計算模擬:
作者采用了計算來深入理解TpPa-SO3H材料的質子傳輸機制。
1. :作者們利用DFT計算來研究TpPa-SO3H材料中質子的傳輸路徑和能壘。通過這些計算,作者們能夠預測質子在COF材料中的遷移行為,并評估不同質子傳輸路徑的能量效率。
結果表明,質子可以通過氫鍵網絡在COF材料中進行有效跳躍,而其他離子如Li+, Na+, K+, Ca2+, 和 Mg2+ 則面臨較高的能壘,從而解釋了材料的完美質子選擇性。
2. 質子傳輸能壘分析:進一步揭示了質子在COF材料中的傳輸能壘。作者們發現,當質子通過氫鍵網絡進行跳躍時,能壘顯著降低,這與生物質子通道中的Grotthuss機制相似。
此外,還表明,水分子的存在可以進一步降低質子傳輸的能壘,這與生物質子通道中水分子的作用相一致。
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幫助作者們從原子層面理解了質子在COF材料中的傳輸行為,為設計和優化新型人工質子通道提供了重要的指導。
文獻信息:
標題: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 Interlayer Spacings as Perfectly Selective Artificial Proton Channels
期刊:Angew. Chem. Int. Ed.
DOI:10.1002/anie.202402094
原創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4/04/16/f57f4e8f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