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東北師范/耶魯大學,重磅Science! 2024年4月19日 上午9:34 ? 頂刊 ? 閱讀 40 近半個世紀以來,復合反滲透膜一直是海水淡化和水凈化的最佳選擇,一直以聚酰胺化學為主,聚酰胺在透水性和脫鹽性方面具有足夠的性能,但在氯或其他強氧化劑存在下容易降解。聚酯通常不用于水過濾膜,因為它們浸入水溶液中時會發生水解降解。 在此,南京理工大學張軒教授,東北師范大學王憲澤副教授和美國耶魯大學Menachem Elimelech教授等人通過分子設計聚酯薄膜復合反滲透膜來解決這些問題,該膜使用助溶劑輔助界面聚合,使3,5-二羥基-4-甲基苯甲酸與三甲基酰氯反應。這種聚酯膜具有很強的透水性,對氯化鈉和硼展現出高截留率,以及對氯的完全耐受性。與聚酰胺膜相比,該膜的超光滑、低能耗表面還可防止結垢和礦物結垢。同時,這些膜可以通過進一步優化水-鹽選擇性來越來越多地挑戰聚酰胺膜,從而為大幅減少海水淡化中的預處理步驟提供途徑。 相關文章以“More resilient polyester membranes for high-performance reverse osmosis desalination”為題發表在Science上。 內容詳解 聚酰胺薄膜復合反滲透(TFC-RO)膜憑借其出色的分離效率,近半個世紀以來一直是海水淡化或廢水再利用的重要技術。這些膜通過界面聚合(IP)制備,其中反應發生在含有間苯二胺(MPD)的水相和含有三甲基氯(TMC)的有機相之間的界面上。然而,IP工藝的熱力學不穩定性會產生具有高表面粗糙度的薄聚酰胺薄膜,這有利于有機污垢或無機垢劑的粘附。盡管氧化劑(如氯)可以防止膜生物污染,但在活性氯存在下,聚酰胺薄膜會通過酰胺鍵處的 N-氯化或苯環處的直接芳香取代而變質。 為了克服這些限制,工業水處理需要一系列昂貴的預處理步驟(例如,混凝、阻垢劑添加、消毒和脫氯),以去除潛在的污垢和殘留的氧化物質,從而為精密的RO膜制備給水。盡管最近在文獻中報道了防污和耐氯膜可能避免這些預處理步驟,但與聚酰胺膜相比,它們的海水淡化性能要差得多。一個例外是在由聚醚砜(PES)基材支撐的中間聚(哌嗪酰胺)層上形成的聚酯選擇層。盡管聚酯選擇層表現出出色的耐氯性和海水淡化能力,但膜在pH 值為 8.0 時開始水解,因此海水(pH=8.0~8.5)、堿性地下水和城市廢水(pH=7.0~8.5)將需要其他形式的化學密集型預處理。開發一種堅固的膜,通過抗結垢和礦物結垢或對清潔劑(例如活性氯)的化學惰性,消除所有預處理步驟,可以大大降低海水淡化的成本和環境影響。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本文使用助溶劑輔助界面聚合,從分子上設計了一種堅固的聚酯TFC-RO膜。該膜具有顯著的透水性,對NaCl和硼具有高截留率。此外,它還具有完全的耐氯性,以及出色的抗污垢和礦物結垢性。 圖1. 聚酯RO膜的設計、制造工藝和海水淡化性能。 圖2:DHMBA和SW30膜暴露于氯氣后的海水淡化性能和形貌。 圖3:DHMBA和SW30膜的石膏結垢和有機結垢。 圖4:DHMBA和SW30膜在海水淡化中的污垢比較 綜上所述,本文證明了聚酯反滲透膜具有出色的水-鹽選擇性、硼去除性以及耐氯、結垢和礦物結垢性。助溶劑輔助IP工藝增強了水性反應物向有機相的擴散,從而形成了具有高脫鹽性能的無缺陷選擇層。這些膜的表面比商業聚酰胺海水反滲透膜光滑得多,這可能是它們結垢和結垢傾向較低的原因。具有高度交聯結構的全芳香族聚酯使膜在0至9的pH值范圍內具有耐氯性和水解穩定性。由于本文的膜制造工藝與傳統的TFC膜相似,因此可以調整現有的工業生產線以擴大生產規模。 Yujian Yao, Pingxia Zhang, Fei Sun, Wen Zhang, Meng Li, Gang Sha, Long Teng, Xianze Wang*, Mingxin Huo, Ryan M. DuChanois, Tianchi Cao, Chanhee Boo, Xuan Zhang*, Menachem Elimelech*, More resilient polyester membranes for high-performance reverse osmosis desalination, Science. (2024).? 原創文章,作者:計算搬磚工程師,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4/04/19/ba5b10928d/ 測試表征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山東大學AM:強p-d軌道雜化的鉍納米片用于高效CO2電還原 2024年1月3日 ACS Catalysis:用于含O2條件下CO有效還原NO的Ag/WO3單原子催化劑 2023年10月13日 溫鳴課題組EES:調節納米鎳晶界缺陷上吸附活性氫,促進硝酸鹽電合成氨 2023年10月6日 ?華盛頓州立大學AM:磷調制對Fe SACs模擬過氧化物酶的影響 2023年10月11日 張強/文銳/閆崇JACS:鋰電池固體電解質界面相的成核和生長方式 2023年10月8日 錢國棟&高俊闊Carbon Energy: 引入單分散Ru,調整MOF的電子結構以實現高效OER 2022年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