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物理所最新Nature子刊:原子尺度觀測FeSe/SrTiO3! 2024年4月25日 上午9:42 ? 頂刊 ? 閱讀 35 第一作者:Ruochen Shi、Qize Li、Xiaofeng Xu 通訊作者:高鵬教授、郭建東研究員、朱學濤研究員 通訊單位: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論文速覽 在生長在SrTiO3上的單晶胞FeSe中,超導轉變溫度顯著提高,與電子-聲子耦合相關的界面局域聲子模式可能在界面誘導增強中起重要作用。然而,這種聲子模式一直沒有被實驗直接觀測到,同時復雜的界面原子結構為獲得精確的結構-聲子關系帶來了挑戰。 在本文中,作者通過原子級分辨的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結合電子能量損失譜(STEM-EELS)技術,對FeSe/SrTiO3界面的原子結構和聲子模式進行了直接表征。 研究發現,在FeSe/SrTiO3界面處存在幾個高度局域化(~1.3?nm)的聲子模式,其中一個聲子模式(~83 meV)與FeSe中的電子存在強烈的相互作用。該發現為理解FeSe/SrTiO3界面超導性增強的起源提供了新見解。 ?圖文導讀 圖1:展示了FeSe/SrTiO3界面的原子結構。通過高角環形暗場(HAADF)圖像和Fe–L2,3邊和Ti–L2,3邊的核心損失電子能量損失譜(EELS) 圖2:通過原子級分辨的STEM-EELS測量了FeSe/SrTiO3界面的聲子譜 圖3:FeSe/SrTiO3界面的計算聲子態密度(PDOS)、色散和電子-聲子耦合。強耦合界面(SCI)聲子模式(約83 meV),它在Γ點與FeSe電子具有最強的耦合強度 總結展望 本研究通過實驗和理論計算相結合的方法,揭示了FeSe/SrTiO3界面處高度局域化的聲子模式和電子-聲子耦合特性。這些發現對于理解界面誘導的超導性增強機制具有重要意義,并可能激發未來在理論和實驗方面的進一步研究。 文獻信息 標題:Atomic-scale observation of localized phonons at FeSe/SrTiO3 interface 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原創文章,作者:計算搬磚工程師,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4/04/25/5c4fcf7fd3/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研究生還沒入學就被師兄勸退?網友:你師兄是實在人,跑吧! 2023年10月8日 馮新亮院士,最新Nature子刊! 2023年12月28日 JACS:Fe-N-C催化劑在氧還原反應中的決速步是什么? 2024年1月14日 電池頂刊集錦:陸俊、莊小東、劉天西、崔光磊、官操、潘安強等成果! 2023年11月9日 UNIST/復旦/中科大ACS Nano:固定在氮化碳中的錫納米團簇用于氧還原反應 2022年11月16日 南開校友一作,中科大校友通訊!時隔一年,再發Science!! 2024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