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Nature子刊:晶格氧在氫傳感反應中的重要作用 2024年4月26日 上午10:54 ? 頂刊 ? 閱讀 40 了解金屬氧化物半導體的傳感機理對于高性能傳感器的發(fā)展至關重要,而典型的傳感機制僅識別空氣中表面化學吸附氧的作用,忽略了表面晶格氧的作用。基于此,吉林大學李國棟教授等人為晶格氧參與H2傳感機制提供了實驗證據。以鍺(Ge)摻雜二氧化錫(SnO2)為例,利用原位漫反射紅外傅立葉變換光譜(DRIFTS)和原位拉曼光譜研究了H2-傳感過程中表面的變化,發(fā)現表面晶格氧參與氫氣傳感反應。摻20% Ge的SnO2納米纖維具有最高的響應(500 ppm H2時S=39.2)、良好的選擇性和快的響應速度(0.1% H2時< 2 s)。 通過DFT計算,作者研究了引入Ge是否能促進LOM機制的發(fā)生。該模型是使用2×2×2金紅石SO晶胞構建,其中四個Ge原子取代了16個Sn原子中的四個,其中SGO的晶格常數小于SO的晶格常數。這種壓縮晶格應變導致SnO6八面體的壓縮和變形,因此Sn-O鍵長沿a軸和b軸的長度從2.08 ?拉伸到2.10 ?,而沿c軸的長度則變?yōu)?.05 ?。此外,從(110)方向看,Sn-O-Sn的鍵角從180°變?yōu)?62°,可能導致電子結構發(fā)生變化。 此外,作者研究了引入Ge原子后SO中氧逸出能的變化以及變化的因素。SGO中的氧逸出能明顯低于SO,表明SGO的晶格氧更易轉移形成化學吸附氧。SGO的O 2p波段中心高于SO,表明SGO從晶格氧到化學吸附氧的轉變在熱力學上更有利。因此,引入Ge和由此產生的晶格畸變有助于優(yōu)化電子結構。 Essential role of lattice oxygen in hydrogen sensing reaction. Nat. Commun., 2024, DOI /10.1038/s41467-024-47078-x.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wang,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4/04/26/a58c75e542/ 催化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南航彭生杰AFM:異質結構催化劑界面調控實現高電流密度下節(jié)能制氫 2023年10月13日 中山大學王成新EES:陰離子表面活性劑誘導水平生長的無枝晶鋅負極用于高穩(wěn)定性水系鋅離子軟包電池 2023年10月10日 包信和院士/潘秀蓮/焦峰,最新JACS!金屬氧化物催化再突破! 2024年12月5日 福大王心晨,最新PNAS! 2024年4月28日 本科生共一!佛山大學,今年首篇Nature子刊誕生! 2024年11月28日 ?支春義EES:空間位阻效應調節(jié)鋅金屬負極的電化學還原動力學 2024年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