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CO2)與可再生氫氣(H2)定向轉化為具有高價值的重碳產品(C6+),為實現化工凈零生產提供了一條可持續的途徑。目前,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系列金屬氧化物/沸石化合物來催化CO2加氫反應。其中,CO2首先在金屬氧化物上加氫反應形成C2-4有機物,然后沸石結構將這些物種捕獲在其封閉的酸性孔隙中,并催化隨后向芳烴的復雜轉化。然而,這種復雜的反應過程常常導致氧化物和沸石之間的C-C偶聯速率不匹配,以及沸石通道內發生產物異構化。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在串聯體系中將氧化物的CO2加氫結構域與C-C耦合結構域分離可能是金屬氧化物/沸石催化劑的一個潛在策略。換句話說,通過保持強大的加氫活性,同時調節金屬氧化物的C-C偶聯傾向,具有高效定向串聯轉化CO2至芳烴的巨大潛力。近日,清華大學魏飛、陳曉、張晨曦和電子科技大學彭翃杰等報道了一種新型的復合鐵氧化物/沸石系統(LaFeO3/H-ZSM-5)。其中,LaFeO3鈣鈦礦具有[FeO6]八面體和Fe 3d帶結構,可以提供優越的穩定性和特殊的抗滲碳能力。結果表明,與傳統的鐵基催化劑通常表現出高的C2+選擇性不同,LaFeO3/H-ZSM-5上抑制了碳化鐵的形成,從而抑制了氧化物上不受控制的C-C偶聯,確保LaFeO3上的CO2加氫產生主要的關鍵C1產物(CH4選擇性>90%),而C-C偶聯主要發生在H-ZSM-5沸石內。LaFeO3鈣鈦礦和H-ZSM-5之間的協同作用導致對烴選擇性的精確控制,CO2轉化率超過60%,芳烴選擇性超過85%,CO選擇性<10%,優于文獻報道的其他鐵基催化劑。此外,LaFeO3/H-ZSM-5催化劑也表現出良好的耐久性,在連續運行超過1000小時后沒有發生明顯的活性下降,芳烴產量的衰減率明顯低于其他報道的復合體系。總的來說,LaFeO3在串聯CO2轉化中的成功實施不僅突出了活性金屬基鈣鈦礦在工業CO2循環中的巨大潛力,而且預示著鈣鈦礦介導的串聯催化為CO2的廣泛利用和化學合成提供了一條可持續和可擴展的途徑,為脫碳化學工業鋪平了道路。Upgrading CO2 to sustainable aromatics via perovskite-mediated tandem catalysis.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4. DOI: 10.1038/s41467-024-47270-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