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Han Liu通訊作者:鄭南峰,陶華冰通訊單位:廈門大學論文速覽本研究針對質子交換膜水電解(PEMWE)技術中存在的高成本、效率不足和壽命短的問題,識別了由陰極催化劑層(ACL)中離聚物的動態變化引起的PEMWE的一個重要退化機制,這是一種純機械的微觀結構退化。研究發現,與傳統理解相反,ACL的微觀結構并非靜態,而是由于局部膨脹/蠕變/遷移,微孔傾向于被離聚物占據,特別是在ACL/PTL(多孔傳輸層)界面附近,它們形成反應物/產物對的傳輸通道。因此,ACL在PTL/ACL界面增加離聚物會表現出快速且持續的退化。此外,研究還發現ACL的微觀結構與催化劑墨水之間存在密切的相關性。通過調整催化劑墨水的微觀行為,成功優化了ACL中的離聚物分布,減少了ACL/PTL界面的離聚物并豐富了ACL/PEM界面的離聚物,當在2.0 A/cm2和80℃下操作時,將衰減率降低了三倍。這些發現為實現低成本制氫提供了一種通用方法。圖文導讀圖1:兩種設計的ACL在700小時耐久性測試中的電化學性能對比圖2:通過調整催化劑墨水的微觀行為來一步制備GID-ACL的過程,以及催化劑墨水中離聚物和催化劑的分布情況。圖3:AFM在空氣中對ACL內部的離聚物布進行了表征,顯示了GID-ACL和Norm-ACL的離聚物沿截面的梯度分布。圖4:對比了GID-ACL和Norm-ACL的降解行為,GID-ACL在耐久性測試中顯示出更低的降解率和過電位。圖5:LP-AFM對老化后的GID-ACL和Norm-ACL進行了詳細的結構表征,揭示了兩種ACL結構的退化機制。圖6:在1.0 kW PEM堆中使用GID-ACL的PEMWE性能和耐久性測試結果。總結展望本研究的亮點在于通過優化催化劑墨水的微觀行為,成功制備了具有梯度離聚物分布的ACL結構,顯著提高了PEMWE的穩定性和耐久性。實驗數據表明,在2.0 A/cm2和80℃的條件下,優化后的GID-ACL結構相較于傳統結構,耐久性提高了三倍。這一發現為設計更高效、更穩定的PEMWE催化劑層提供了新的策略,并有助于推動PEMWE技術在能源應用中的商業化進程。未來的研究可以進一步探索具有更高機械穩定性的ACL結構,以實現更長壽命的PEMWE系統。文獻信息標題:Optimizing Ionomer Distribution in Anode Catalyst Layer for Stable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Water Electrolysis期刊:Advanced MaterialsDOI:10.1002/adma.202402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