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電子科大Nature子刊:鈣鈦礦介導的串聯催化將CO2轉化為芳烴 2024年4月30日 上午10:16 ? 頂刊 ? 閱讀 30 利用可再生氫將CO2定向轉化為高價值的特定多碳(C6+)產品,為實現零化工制造提供了一條可持續的途徑。然而,由于雙功能催化劑中互補活性位點的CO2加氫和C-C偶聯速率不平衡,導致意想不到的二次反應,因此同時實現高活性和選擇性仍然是一個挑戰。 基于此,清華大學魏飛教授和陳曉助理研究員、電子科技大學彭翃杰研究員等人報道了LaFeO3鈣鈦礦介導的CO2向重芳烴的定向串聯轉化,具有高CO2轉化率(>60%)、優異的芳烴選擇性(>85%),并且在1000 h內無明顯失活。 通過DFT計算,作者研究了反應的能量學。作者將重點研究有Ov的表面,研究各種反應途徑的熱力學和動力學。CO2加氫首先是氫(H*)吸附在O位點上,CO2吸附在Fe位點附近的Ov上。雖然CO2*的兩個加氫通道對HCOO*或羧基(COOH*)開放,但反應途徑分為兩個主要分支,一個通過CO*,另一個通過甲酸(HCOOH*),直到形成甲酰(HCO*)。一旦形成HCO*,兩個分支再次合并,隨后依次加氫,最后形成H2CO*、H3CO*和CH4。 羧基途徑和甲酸途徑主要受第二加氫步驟的限制,第二加氫步驟必須克服1.93 eV(TS-2)和1.35 eV(TS-5)的活化障礙,才能分別生成CO* + H2O*和HCOOH*。因此,在含有Ov的LaFeO3(220)上,甲酸途徑比羧基途徑更具動力學。首先甲酸途徑導致大量的含氧物種;其次純LaFeO3對HCOOH和H2CO的吸附較弱,對H2CO進一步加氫更困難,導致其與純LaFeO3/H-ZSM-5的CO2轉化率存在差異;最后通過間接途徑(CO2 → HCOO* → HCOOH → HCO* → CO)生成CO比直接羧基途徑更可行。 Upgrading CO2 to sustainable aromatics via perovskite-mediated tandem catalysis. Nat. Commun., 2024, DOI: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47270-z. 原創文章,作者:wang,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4/04/30/5e6ed6c3bf/ 催化頂刊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張嘉恒/慈立杰/李德平AEM:巧溶硝酸鋰,實現鋰金屬電池600次穩定循環! 2022年10月16日 ?Nature Energy: 平衡界面反應以實現高能鋰金屬電池的長循環壽命 2023年10月29日 她,一作兼通訊,任職劍橋大學,生涯首篇Nature Materials! 2024年5月27日 ?王戈/張曉偉Chem. Eng. J.: 原位半犧牲模板輔助制備NiCo-LDH@MOFs用于OER 2023年10月13日 西交Small: 超薄CoOx層協同Ni單原子,助力Ti:Fe2O3納米棒高效PEC水分解 2023年10月15日 湖大劉智驍/陳小華最新AM:糖精竟然可以穩定鋅負極 2023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