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學劉劍洪/張黔玲團隊CEJ:硝酸根還原制氨! 2024年5月7日 上午9:21 ? 頂刊 ? 閱讀 23 電催化硝酸根還原反應是將NO3–轉化為NH3是一種新興的氨生產和“綠氫”儲存策略,但是NO3–RR高過電位和氨選擇性低的瓶頸問題函待解決,探索高效的催化劑是實現NO3–RR制氨的工業化應用的關鍵。 近日,深圳大學劉劍洪,張黔玲教授團隊通過電位誘導自重構的方法實現氫氧化鈷上錨定Ru單原子位點,用作硝酸鹽還原制氨的催化劑。研究發現,堿式碳酸氫鈷前驅體在NO3–RR過程中會自發自重構形成更穩定的Co(OH)2,當Ru摻雜在堿式碳酸氫鈷中能夠促進自重構的發生,形成Ru單原子與Co(OH)2的復合結構,該結構顯著提升了NO3–RR制氨活性。有效提高了催化效率,為設計高性能NO3–RR制氨催化劑提供新的思路。該工作發表在國際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第一作者為深圳大學曹慧群副教授與碩士研究生梁彬,通訊作者為葉盛華博士、顏學慶教授和張黔玲教授。 本文要點 要點1:針狀的堿式碳酸氫鈷(Co2(OH)2CO3)在NO3–RR過程中表面發生電位誘導的自重構形成片狀氫氧化鈷(Co(OH)2),從而得到Co2(OH)2CO3@Co(OH)2核殼結構。將Ru單原子摻入到Co2(OH)2CO3中能夠促進深度重構,令Co2(OH)2CO3徹底自重構為Co(OH)2,最終形成Ru單原子位點(Ru SAS)錨定在Co(OH)2納米片上(Ru SASs/Co HNSs)。 要點2:深度自重構形成的Ru SASs/Co HNSs具有優異的NO3–RR性能,有效的降低了硝酸根還原的過電位。在-0.3 V vs. RHE時,法拉第效率接近100%,產氨速率為4.83 mol h-1 m-2,并且能夠用作Zn-NO3–電池陰極。 要點3:理論和實驗分析表明,Ru SASs與Co(OH)2之間存在電子相互作用而被穩定錨定,Ru SASs是催化活性位點,并且NO3–轉化為NH3的途徑是以*NO為特征中間體的N端途徑。此外,Ru SASs能夠有效促進了*NH2–到*NH3的熱力學決速步驟,從而促進了NO3–到NH3的整體轉化過程。 文章標題:Constructing Ru single-atomic sites through potential-induced self-reconstruction to accelerate electrocatalytic nitrate reduction for ammonia production 原創文章,作者:計算搬磚工程師,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4/05/07/a8595a4a3d/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一作兼通訊!同濟大學校友,聯手諾獎得主,新發Nature! 2024年6月6日 Appl. Catal. B.:高效穩定雙功能電催化劑助力HER和ORR 2023年10月14日 任志鋒/陳碩NML:穩定又高效!層次互連NiMoN用于大電流下催化堿性水/海水制氫 2023年10月3日 ?郭再萍/李丹AEM:MoS2-ZnIn2S4異質結界面增強離子/電子遷移和鈉離子儲存 2023年10月15日 ?金屬所成會明/劉崗Nano Energy: 拓撲轉換誘導NiFeOOH中低配位Fe活性中心實現高效OER 2022年12月13日 東南大學「國家杰青」王金蘭團隊,最新Nat. Commun.! 2024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