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Rong-Ran Liang,Zongsu Han通訊作者:周宏才,Kun-Yu Wang通訊單位:德克薩斯A&M大學論文速覽在催化領域,構建具有原子精度的穩健多相催化劑是一項長期追求的目標,因為這對于控制化學反應具有基本的重要意義。本研究成功合成了一種名為PCN-300的單晶吡吡唑金屬-有機框架(MOF),該材料具有層狀結構,包含兩種不同的銅中心和一個在堆疊時形成的一維(1D)開放通道。PCN-300在1至14的寬pH值范圍內的水溶液中展現出卓越的穩定性。與通過氫鍵組裝的單體對應物相比,PCN-300的穩定性更為突出,這強調了Cu-吡吡唑配位鍵在框架穩定性中的作用。PCN-300在交叉脫氫偶聯反應中表現出優異的催化活性,無需“必需”的鄰位導向基團即可形成C?O鍵(產率高達96%),超越了均相Cu-卟吩催化劑。此外,PCN-300還展現了卓越的可回收性和與各種酚類底物的兼容性。對照實驗揭示了PCN-300中Cu-卟吩中心和框架之間的協同作用,計算揭示了反應的自由基路徑。該研究突出了穩健吡吡唑MOFs在直接激活C?H鍵和催化具有挑戰性的化學反應方面的潛力,且以環保的方式進行。圖文導讀圖1:不同條件下合成PCN-300和復合-TPPP的示意圖,以及它們的相應單晶結構和拓撲結構。圖2:(a) PCN-300和(b) 復合-TPPP的堆積結構和拓撲的示意圖。圖3:(a) PCN-300和(b) 復合-TPPP的高分辨率透射電子顯微鏡(TEM)圖像。圖4:(a) PCN-300催化的CDC反應的反應動力學。(b) PCN-300催化劑百分比與反應轉化率和產率的關系。(c) 不同催化劑的催化性能。(d) PCN-300作為多相催化劑的循環性能。圖5:CDC反應的吉布斯自由能圖和提出的多相催化反應路徑。總結展望本研究中的PCN-300因其在水溶液中pH值1至14的寬范圍內的卓越穩定性,以及在交叉脫氫偶聯反應中的高效催化活性(產率高達96%),展現了其作為多相催化劑的巨大潛力。PCN-300不僅在產率和選擇性方面超越了均相Cu-卟吩催化劑,還表現出良好的可回收性和與各種酚類底物的廣泛兼容性。對照實驗和計算結果揭示了PCN-300中Cu-卟吩中心和框架之間的協同作用,以及反應的自由基路徑。這些發現不僅證實了穩定的吡吡唑基MOFs在催化具有挑戰性的有機轉化中的功效,也展示了MOF框架與活性位點之間的協同效應對于高效催化的重要性。文獻信息標題:A Robust Pyrazolate Metal?Organic Framework for Efficient Catalysis of Dehydrogenative C?O Cross Coupling Reaction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DOI:10.1021/jacs.4c03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