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光機所,Nature+1! 2024年5月17日 上午8:53 ? 頂刊 ? 閱讀 49 第一作者:范延東, 黃偉安,朱菲 通訊作者:李煒,靳淳淇,?仇成偉? 通訊單位: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新加坡國立大學 論文速覽 光的強度、偏振和波長是光的固有特性。其中,使用任意混合的偏振和光譜信息來表征光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盡管在偏振計和光譜儀的設計上進行大量研究,但同時產生光的強度、偏振和光譜的高維特征還具有挑戰性,并且通常需要在空間或時間域中對偏振和/或波長敏感元件進行復雜的集成。 基于此,作者證明了具有空間和頻率色散的簡單薄膜界面可以在波矢量域中投射和定制偏振和頻譜響應。通過這種方法,可以將高維光信息編碼成單次成像,并借助深度殘差網絡進行解碼。本工作不僅可以通過單一器件和單一測量在寬帶頻譜上實現任意混合全-Stokes偏振態的光的全面表征,而且還提供了與最先進的單一用途小型化偏光計或光譜儀相當的性能。本方法可以很容易地用作現有成像平臺的無對準改造,為超緊湊和高維光探測和成像開辟了新途徑。 圖文導讀 圖1:現有光探測方法與提出的高維光電探測器 圖2:高維光電探測器的性能 圖3:利用改進的ResNet-18模型來智能檢測偏振和光譜信息 圖4:高維光電探測器和成像儀。 總結展望 本研究成功展示了一種非局部高維光探測器,能夠以高分辨率解碼復雜光場中的任意偏振狀態和光譜信息。結合商業化的微透鏡和傳感器陣列,該方法可以作為一個緊湊、免校準、單次獲取的成像器。該方法的非局部性避免了橫向非均勻性,而利用縱向非均勻的設計自由度,自然展現出固有的超寬帶潛力。 計算結果表明,該方法具有從400納米到10微米的超寬帶光探測潛力。此外,該方法還可以與光子晶體、超表面、2D材料和扭曲光子系統等進一步集成,以顯著提高檢測分辨率。未來,該方法有望整合非局部空間壓縮、邊緣檢測和距離測量等能力,實現更高維度的檢測。 文獻信息 標題:Dispersion-assisted high-dimensional photodetector 期刊:Nature DOI:10.1038/s41586-024-07398-w 原創文章,作者:計算搬磚工程師,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4/05/17/ba47f3b12a/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貴大邵姣婧EnSM:基于二維蒙脫土的高倍率和長壽命鋰硫電池 2023年10月8日 JACS: 法拉第效率達75%!多位點催化劑上的水分子活化中心增強CO2甲烷化 2023年11月7日 ?武大/南洋理工/蘇科大Chem:AC-Co1/PCNKOH高選擇性光催化氧化CH4為CH3OH 2023年10月9日 Small:調控Pt/WO3上Pt物種電子結構,實現高效電催化酸性HER 2023年10月7日 AFM:耦合不對稱雙原子用于將光催化CO2還原為乙酸 2022年9月18日 Nature子刊:CoOOH中引入高自旋態Co3+,顯著提升水氧化活性 2024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