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南洋理工AFM: 富氮碳點介導n→π*電子轉變,提升光合成H2O2活性 2024年5月24日 上午9:13 ? 頂刊 ? 閱讀 38 太陽能驅動的雙電子氧還原合成過氧化氫(H2O2)是解決當前環境挑戰和能源危機的一條經濟上可行和環境上可持續的途徑。無金屬氮化碳(CN)具有獨特的特性,包括可見光吸收的最佳帶隙、目標反應的良好帶邊位置、環境友善、熱和化學穩定性以及成本效益等而受到人們的關注。 然而,原始CN也具有固有的缺陷,如可見光吸收不足,快速光生載流體復合,以及缺乏有效的活性位點。這些問題導致了不匹配的帶隙,低電子轉移,以及對犧牲劑的依賴,共同導致了不理想的光合成H2O2性能。 近日,上海大學王亮、南洋理工大學劉政、雷振東等通過水熱-煅燒串聯合成策略來設計CDs10MCN異質結復合材料。其中,碳量子點(CD)在制備納米薄片異質結的過程中起著Janus的作用。同時,CD作為剝離劑擴大了塊狀納米薄片材料的層間距,誘導形成較薄的納米薄片,這有效地增強了CDs10MCN中的n→π*電子躍遷。 實驗結果表明,合成的CDs10MCN顯著提高了光生電子-空穴對的分離效率,增強了氧的吸附,并促進了反應遵循2e?ORR途徑。與n→π*電子躍遷較弱的CN相比,CDs10MCN催化劑的H2O2產量增加10倍,達到1.48 mmol L?1;并且,CDs10MCN在0.6 VRHE的起始電位下,H2O2的摩爾選擇性達到80%, 此外,CDs10MCN表現出非凡的穩定性,在連續四個循環中保持其初始水平的催化效率。KPFM和ULFNMR測量顯示,CDs10MCN的電荷密度和電子轉移率較高,且光照對CDs10MCN界面質子傳輸的加速作用。 此外,原位DRIFTS和理論計算表明,CDs10MCN中增強的n→π*激發降低了材料帶隙、促進了快速電荷遷移,以及優化了反應中間體的吸/脫附,進而提高了光催化H2O2的活性和選擇性。綜上,該項研究為設計具有n→π*電子躍遷特性的光催化劑提供了范例,為實現H2O2的高效和選擇性生成鋪平了道路。 Nitrogen-rich carbon dot-mediated n→π* electronic transition in carbon nitride for superior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peroxide production.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24. DOI: 10.1002/adfm.202402650 原創文章,作者:計算搬磚工程師,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4/05/24/20ea273c5e/ 贊 (0) 0 生成海報 微信扫码分享 相關推薦 上科大楊波/劉健ACS Catal.: 陽離子中間體配合物促進銅上電化學還原CO2形成C2 2023年10月11日 清華大學段昊泓教授,最新Angew.! 2023年10月5日 ?南開JACS:Ru原子鉚接金屬有機骨架,加速鋰氧電池中氧氧化還原反應動力學 2023年10月15日 黃良鋒/辛星Nano Energy:錳摻雜NiCoP納米陣列實現高效全水解 2023年10月2日 ?華科/陜師大AEM:組分偏析耦合結晶-非晶異質結構,促進RhCuBi TME催化乙醇電氧化 2024年3月7日 ?王威/劉冬梅/王京Nature子刊:水凝膠界面電場增強S型異質結光生電荷轉移,實現協同催化PMS活化 2023年11月6日